戈壁上的“钢铁丛林” 阿克塞县热熔盐槽式光热项目建设侧记

甘肃日报 2018-03-13 08:02 大字

酒泉日报记者王荣通讯员娜再拉

在距离阿克塞县城85公里的四十里戈壁,没人能想象可以建起一个光热发电项目。

日前,记者来到这里,放眼望去,银色的槽式塔架依次排开,场景壮观。不久后,一个个热熔盐槽式反射镜将全部架起,旋转追光、集热发电。

2016年,阿克塞县成功招引深圳金钒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甘肃光热发电有限公司,负责阿克塞县四十里戈壁50兆瓦热熔盐槽式光热发电项目。

这一项目采用槽式热熔盐光热发电技术,于2016年9月14日被列入国家能源局公布的首批光热示范项目名录(7个槽式项目之一)。项目首期50兆瓦光热发电站设计年发电量2.56亿千瓦时,总投资20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110千伏开关站、155公里送出线路勘察设计。

“热熔盐槽式光热发电项目能在极寒天气下利用镜面发电。”阿克塞县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了完成模拟试验,该项目建设了一个测试平台,于2017年10月10日成功并网运营。甘肃光热发电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这一项目所处位置具备光照资源和地势平坦双重优势,非常适合建设热熔盐槽式光热发电项目。同时,阿克塞县委、县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项目从策划到落地实施只用了一年半时间。

据了解,截至1月31日,阿克塞县50兆瓦热熔盐槽式光热发电项目集热场桩基基础已浇筑完成,组装车间已交付使用,相关检测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成,长达38公里的引水工程已全线通水。

工程前期基础全部需要浇筑,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极寒天气中,工人们发扬“铁人精神”,不仅吃住在工地,还在工地上搭暖棚、架炉子,将现场温度维持在5℃以上。

在戈壁滩上,项目建设还面临着一个较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应对沙尘天气。记者在现场看到,项目基础已经用篷布包裹起来。为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建设方准备在3月15日正式开工后修建一堵不低于6米的防风墙。

太阳能光热发电具有绿色无污染、储能时间长、调峰作用好、辐射带动强、开发前景广等优势,在项目前期施工过程中,辐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

据悉,3月5日工程正式开工以后,四十里戈壁上将有2000多人全力以赴,共同打造一个“钢铁丛林”。

此前,公司已从阿克塞县精挑细选30人,前往天津滨海新区进行机器调试使用的培训。开工后,将投入工程建设中。

“项目后续还要继续招收工作人员,今后一个电站的运营和维护就需要近百人,而我们也是优先培训当地劳务人员。项目预计带动8000—10000人就业,并且可以间接拉动物流、餐饮、旅游等三产服务业发展。”公司有关负责人说,光热发电产业链辐射玻璃、钢铁、化工、机械等多个国民经济重点制造产业,特别对目前存在产能过剩的玻璃和钢铁产业有极强的带动作用。

实施热熔盐槽式光热发电项目,技术是关键。目前甘肃光热公司母公司——深圳金钒有限公司与天津滨海新区投资50亿元建设的滨海新区光热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正有序推进,镀银反射镜、集热管、自动光热驱动塔等核心设备国产化研发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始形成在深圳研发、天津生产、阿克塞使用的发展模式。今后,公司还考虑把扭矩管设备生产放在距离项目地较近、交易十分便利的酒泉,这将有效带动酒泉经济的发展。

新闻推荐

牧农民住房实现“三级跳”

本报阿克塞讯(通讯员娜再拉再乃甫)进入阿克塞县民族新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具有民族特色的二层别墅,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格外亮眼。正装修别墅中的机器声和搬进新房的牧农民的欢笑声汇聚在一起...

阿克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