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干实事 心里面踏实 ——记阿克塞县阿勒腾乡塞什腾村党支部书记李永军

酒泉日报 2017-08-16 11:17 大字

本报记者蒋莉

通讯员柴晓强

2000年,大学毕业的李永军回到家乡阿克塞县阿勒腾乡塞什腾村,运用学校所学的畜牧知识,管理着家中500多只羊。为提高羊的出栏率,他调整畜群结构,提高适龄母畜比例,加大畜种改良力度,所得收入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2万余元。

李永军的做法让“老技术不管用、新技术不会用”的老一辈牧民开了眼界,纷纷前来向他取经。于是,在李永军的带领下,塞什腾村走上了养绒山羊的致富路。

2013年,塞什腾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李永军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任职后的他带领全村逐步解决草场退化、吃水难、行路难等问题。

由于连年旱涝、沙化和草场载畜量的增加,塞什腾村的草场严重退化。李永军挨家挨户动员牧民,建议大家减少大牲畜、控制羊群规模,以此来缓解草场压力,但效果甚微。于是,李永军带头卖掉了自家的300多只羊,大家这才同意减少羊只。通过几年的治理保护,塞什腾村牧区草场退化得到有效遏制,牧民的收入也因畜群优化和畜种改良只增不减。

塞什腾村的人常年饮用海子地表的盐碱水,身体健康受到很大影响。李永军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的同时,骑上马,背着干粮,走遍牧区所有水源地寻找水源。经过2年的努力,塞什腾村新建压井50多座,有效解决了全村人畜饮水问题。

牧区通往外界的路是条盘绕在草原上的便道。行路难、运输难,这让牧民吃了苦头还丢了效益。2014年,李永军带着村委一班人背着行李、带上锅灶,跑遍了牧区的沟沟坎坎,经过20多天的艰苦测绘,终于测量出数据,确定了初步路线。半年后,乡村公路建成通车,通往县城的车程缩短了一半。

李永军说:“只有干实事,心里面才踏实。”2016年,塞什腾村牧民人均纯收入达26000多元,位居全省前列。

新闻推荐

相聚草原明珠 共庆民族盛会

8月12日至14日,一场接一场“好看”“好玩”“好吃”的年度盛会,在草原明珠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举行。“快看啊!哈萨克毡房能上天!”人群欢呼了起来。12日上午9时,阿克塞县赛马场人流如...

阿克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阿克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