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师的“后军旅”生活

金昌日报 2021-12-22 08:29 大字

冬日的永昌县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在永昌县新城子镇南湾村五社“家和养鸡场”里,记者看见一排排鸡舍整齐划一,鸡舍的蛋槽里一溜溜鸡蛋色泽光鲜……

上身冲锋衣、下身牛仔裤,脸颊有点红的刘家师早早在养鸡场门口等候。这位光荣的退役军人、曾经的村党支部书记、年产值过千万的企业家,在自己致富的路上吸收贫困户入社、无偿提供养殖技术,带领乡邻致富,受到大家称赞,是南湾村当之无愧的致富带头人。

练出来的责任担当

1958年出生的刘家师是永昌县新城子镇南湾村五社人。“小时候家里兄弟姊妹8个,日子过得紧巴。刚满18岁就被家人送去当兵。”刘家师回忆道。从1976年12月入伍到1979年12月退役,他先后四次被所在部队表彰嘉奖,三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刘家师不甘于现状,敢闯敢拼的个性。

退役后,刘家师就在南湾村村委会当民兵连长、团支部书记,1984年又被选举为村主任。当时南湾村集体经济薄弱,群众生活条件困难,刘家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带领群众致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1992年刘家师被推选为南湾村党支部书记。“头一件事,就是想解决全村470多户村民农田浇水的问题。”刘家师说,当时南湾村土地面积大,而上报配水额度却是全镇最少,因而每年到农田灌溉的时候,群众矛盾很大。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刘家师说:“开着自家的东风车,放弃家里一切事务,一有空就找县上、镇上、水管处相关负责人,前后用了两年时间,经过多方协调才如愿以偿地解决了全村浇水的问题。”

闯出来的幸福生活

“南湾村基础薄弱,要想真正带领大家致富,必须闯出一条路子。”刘家师经过四处奔波,了解市场,看到汽车运输业是一条发展不错的致富道路后,1989年毅然决然贷款十万元购买了一辆东风牌大货车。随后几年,刘家师通过在部队锻炼的不怕吃苦不怕累的精神头,南到广州,北到河北,西到新疆,到处跑运输。随着他不断地努力和拼搏,手里的积蓄多了,生活也越来越好。

2008年,不甘于现状的刘家师又通过银行贷款、自筹资金等方式决定投资新建养鸡场,取名“家和养鸡场”,鸡场建设以标准化、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为方向,按育雏育成、蛋鸡生产、饲料加工服务、副产品加工利用、畜产品安全和技术服务等六个体系进行规划建设。刘家师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到鸡场工作,随着鸡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凭借过硬的技术和踏实肯干的精神,鸡场经营状况良好。现在的“家和养鸡场”是永昌县首个获得无公害产品标志、规模最大的家禽养殖场,目前已养殖蛋鸡3万余只,日产蛋量达6000斤左右。因蛋鸡饲料没有添加剂,鸡蛋质量有保证,获得了消费者的一致认可。

带出来的共同富裕

富裕后的刘家师,并没有忘记生活困难的父老乡亲,在他看来,让贫困户最好的脱贫方法就是让他们有活干、有钱赚。

“鸡场里4个工人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焦克龙是新城子镇南湾村五社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从当上养鸡场的技术工人后,每月近4000元的收入,让他一下子甩掉贫困的帽子。同样身为贫困户的王吉莲说起刘家师时,不停地夸赞刘老板人很好。王吉莲连续五年在场子里干活,一个月下来能领到3500元,而且鸡场离家近,还可以兼顾家庭,照顾孩子。

除了提供工作机会,刘家师以新城子镇大力扶持发展“五小”产业为契机,为全镇50户贫困群众免费提供技术服务指导,保障育雏质量、优惠蛋鸡专用饲料,帮助贫困户走出困境,增收致富。

马营沟村的侯成芳家庭经济困难,2017年,丈夫身患重病不治身亡,三个孩子上学的学费、生活费加起来需好几万。2018年,她又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干不了重活,还要照顾年迈、残疾的婆婆,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困境。刘家师积极和马营沟村“两委”联系,免费为侯成芳提供了150只雏鸡,并提供了饲料和养鸡使用的药物,帮侯成芳一家逐步摆脱贫困。

疫情防控期间,刘家师看到部分检查点远离居民区,值班人员吃饭、喝水困难,他自发为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送去了价值两万元的方便面、矿泉水、鸡蛋等生活物资;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刘家师为本村捐款一千元解决了村上的燃眉之急;每年到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的时候,刘家师便带领子女和场里的工人上门为一些老人送去米面油鸡蛋等慰问品……

刘家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发挥了一名农村党员、离任村支部书记、退役军人、致富能手的模范带头作用。谈到以后的发展,他满怀信心地说:“一定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但要把自己发展好,还要带动周边的乡亲一起致富,让乡里乡亲都享受到美好的生活!”

新闻推荐

携手奏响“命运交响曲” 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市企融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常建哲实习记者蒲瑞华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市企融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传承和发扬市企合作互利共赢的好传统、...

永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永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