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碧水长流谋福祉

甘肃经济日报 2020-09-11 00:45 大字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赵吉仁

今年7月16日,生态环境部向媒体通报了今年6月和1至6月全国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其中,在今年1至6月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排名中,金昌位居第二,地表水考核断面所在水体为金昌三大河流之一的金川河。

金昌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是全国110个重点缺水城市和13个资源型缺水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金昌市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出发,全面加强河湖治理和保护,还河湖一个干净清洁的空间,实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率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的目标。

河湖都有管护人

金昌市境内有河流244条、水库和人工湖14座,其中纳入河湖长制的河流217条,水库和人工湖12座。按照“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湖长制工作目标,金昌市全面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组织体系,境内217条河流、12个湖泊全部有了河湖长。

推行河长制以来,金昌市级总河长和河长多次深入东、西大河等主要河流、祁连山腹地、水库等地开展巡河调研,协调解决河湖长制落实中的重大问题。市财政安排350万元用于河湖划界工作,推动市级河湖管理保护范围划定工作。为了建立治水之策的长效机制,探索构建“河长+多维监管体系”,重点干支渠设立“渠长”、重点河段设立“河段长”、辖区河道设立“警长”。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市域内河道乱倒乱排、乱采乱挖等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每隔一段时间,永昌县朱王堡镇副镇长赵黎明都会来到长胡子河走一遍。作为长胡子河的河长,他对长胡子河的所有情况都了然于心,并坚持定期巡河,尽心维护辖区段河道以及岸边的生态环境。

一河一长、一湖一长,各方有责、人人尽力。在金昌市,像赵黎明这样的乡级河长有79名,而更多的是村级河长,全市就有235名。目前,全市建立的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中,有356名河长成为绿水清流的守护人。

整治乱象出重手

2018年7月,省上有关部门部署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以来,金昌市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以抓问题整改为突破口,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整改,对全市河流湖库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治河湖“四乱”。按照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问题认定标准,金昌市逐项比照排查的问题,将符合认定标准的纳入“四乱”问题清单,开展集中整治。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联防联治、同向发力,搭建河湖管理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平台,形成打击涉河湖违法违规行为高压态势,确保“四乱”问题集中清理整治。经过各部门和各级河长的不懈努力,排查出的问题全部治理到位。

2019年,永昌县对东、西大河河道采砂场整合时,发现东、西大河河道内的19家采砂场中,有18家在湿地管护范围内。为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市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要求,根据《湿地保护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永昌县依法关闭退出了东西大河河道湿地保护管理范围内的18家采砂场。

“这些采砂场采砂十多年了,供应永昌县建筑、水利、交通等工程所用的砂石料。以前,不知道这里处于湿地管护范围,一时间让拆除,面临的阻力也较大,但经过多次引导劝说,相关人员也愿意配合。”永昌县东河水利管理处水政中队队长李平说。

永昌县主动联系武威市凉州区和张掖市肃南县、山丹马场,签订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合作协议,积极处理永昌县与凉州区边界工程越界问题,加强东、西大河跨界河流上下游、左右岸联防联控。

围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结合全域无垃圾、农村人居环境三年实施方案、河湖垃圾清理等专项行动,全市疏浚河道410公里,清理垃圾22.9万立方米,拆除河道内违章建筑及采砂场管理房26处,拆除牛羊圈舍5200平方米。(转3版)

新闻推荐

红山窑司法所多措并举开展法治扶贫工作

本报讯永昌县红山窑司法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职能优势,认真落实省司法厅法治扶贫“十项行动”,组织村“两委”干部参加法...

永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永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