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看得见,就会坚持做” 记第二届金昌市文明家庭林慧莲家庭

金昌日报 2020-08-25 08:52 大字

今年79岁的林惠莲是永昌县河西堡镇玉河路社区的一位残疾老人。多年来,她热心社会事业,不图名、不图利,义务为部队官兵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鞋垫上千双,多次捐出自己的手工布艺品支持社区文化建设,赢得了市民的尊敬。

她曾获得2014年永昌县“最美热心公益家庭”,2015年入选“金昌好人榜”,2019年“金昌市文明家庭”,2020年全省“最美邻里互助家庭”等荣誉。

穿针引线一心为他人

8月5日,记者见到林惠莲老人时,她一边和邻居们闲聊,一边纳着鞋底……“一双布鞋,看似简单,但从粘布料、纳鞋底到做鞋面、上鞋,得费不少功夫呢。”林惠莲对记者说。据了解,近年来,林惠莲老两口省吃俭用,制作的数千双布鞋、鞋垫等全部无偿送给了有需要的人。

10多年前,林惠莲在居委会工作。那时候,河西堡镇的人都知道,有位热心助人的居委会大妈——林惠莲,但凡有人家里闹矛盾了,或者家里遇到难心事了,找林惠莲大妈帮忙,准没错。

退休后,林惠莲老人还是闲不住。记者看到,十几平方米的一间卧室里,成箱堆放着已经做好的布鞋和各式各样的鞋垫。那台陪伴了老人30余年的老式缝纫机,成为醒目的家当。老人打开柜子,记者看到一摞一摞的手工鞋垫以及布鞋码得整整齐齐。

“这些都是给敬老院老人做的,布鞋穿着舒服,他们爱穿。”林惠莲说,义务做布鞋源于一年的端午节。当时,她跟随社区工作人员来到河西堡镇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当她看到许多老人脚上穿着旧得不成样的鞋子,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去后,她便加班加点地为20多位老人缝制布鞋。

一个月后,林惠莲将20多双布鞋送到了敬老院,当看到院里的老人们高兴地试穿着她亲手缝做的新布鞋时,她激动地说:“只要我能看得见、能干活,就会坚持做。”

2019年端午节,林惠莲通过社区再次为永昌县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们送去了拖鞋和鞋垫。“都快80岁的人了,腿脚又不灵便,每年给我们做拖鞋和鞋垫……”孤寡老人刘宝三一遍遍重复着这句话。“我用了半年的时间,一针一线缝制了70多双拖鞋、鞋垫,是送给老人们的端午节礼物。”林惠莲对记者讲,不仅仅是敬老院的老人们,她还为派出所民警和驻地官兵捐赠了拖鞋、鞋垫。

热心助人被传为佳话

“三个儿子在外都已成家立业,我们老两口闲着没事干,就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我做公益,就当是一个爱好,一种心愿吧。但凡能动,我会一直做下去!”林惠莲说。

老人身体虽有残疾,但总是在大家遇到困难时,伸出无私援助之手。辖区居民江连红母亲去世后,林惠莲跑前跑后,安排饭菜、招呼客人。江连红感动地说:“如果不是您,我们姊妹几个真不知道怎么办。”

在居民们眼里,林惠莲是个热心的全能人物,小到婆媳不睦、夫妻吵架、邻里纠纷,大到财产分割、红白事,她都主动跑腿帮忙。金铁集团职工孙富明老母亲生病无人照顾,恰逢孙福明出差,林惠莲主动承担起照顾其母亲的责任,洗衣做饭细心照料一个多月,孙福明逢人便说,林大娘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多年来,经林惠莲之手为空巢老人缝制寿衣10多套、寿鞋30多双,还给左邻右舍居民做拖鞋80多双……这些点点滴滴助人为乐的“小事”,贯穿着林惠莲的日常生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未曾改变。

如今,心脏病和颈椎病折麿着林惠莲,病痛时她整夜睡不着觉。“虽然岁数大了,身体差了,但需要我的时候,我还是会继续发挥余热。”林惠莲告诉记者,她的家庭其实并不富裕,长期患病吃药花去了老伴的大部分退休工资,家人虽心疼她的身体,但都默默地支持她。

新闻推荐

永昌县第一小学 开展“劳动小能手”主题教育活动

本报讯为进一步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近日,永昌县第一小学将劳动教育与课程有机融合,积极开展了以“...

永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永昌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