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祁连山的这三年

金昌日报 2020-07-13 11:18 大字

2017年9月,从永昌县新城子镇祁连山山坳走出来94户农民,落户在永昌县东寨镇红光新村,时至今日,已近3年。现在,他们生活过得怎么样,有什么样的变化,是否已实现脱贫?记者走进红光新村采访。

这94户331人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生活在新城子镇马营沟村和毛家庄村,由于靠近祁连山,气候冷凉,比较偏远,交通不便,产业发展缓慢,世代过着夏进冬出的牧民生活,收入微薄。为了让贫困户挪出“穷窝窝”,金昌市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自愿情况下将他们全部搬迁至东寨镇红光新村。

蒋仁德是一名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2017年9月16日,他和老伴从马营沟2社搬迁至红光新村。走进他家,只见墙壁上挂着他儿子的结婚照,房间内打理得干净整洁。蒋仁德说:“我从没想到会住上楼房,原先在马营沟住的是土坯房,一年的收入只够勉强糊口。现在,这里的生活条件、气候都很好,打开水龙头就有水,而且交通便利。”

蒋仁德说,搬来之后,他家分到12亩地,由于年纪大了,无力耕种,就以每亩500元的价钱流转出去,每年有6000多元的收入;帮扶单位又给了他两只羊,每年也有一定收入,基本够一年的花销。

“脱贫还得靠自力更生,不能有等靠要的想法,自己也要努力。”蒋仁德说,“现在,我大儿子在永昌县城开了个修理铺,小儿子在南京打工,这3年来生活慢慢好起来了。”

村民王天兰是从马营沟8社搬过来的,她家里的陈设非常朴素,但是干净整洁。她指着一胖一瘦两个小女孩说:“这是我的双胞胎孙女。”王天兰说,2017年12月31日,村里统计在册人口时,她家只有她跟儿子搬过来,现在家里5口人都属于四类低保,每人每月可以拿到176元低保;流转土地后每年可以拿到土地流转费4000元;(转二版)

新闻推荐

金昌市领导巡视高考工作 张永霞杨建武参加

本报讯(记者孙彩霞)7月7日,高考首日,全市5423名考生奔赴考场,迎接人生大考。为确保全市高考各项工作安全有序进行,市委书记张永...

永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永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