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新风扑面来

金昌日报 2020-02-04 11:04 大字

曾是软弱涣散的后进村,如何用了不到1年时间,转变为全镇的先进村?是什么魔法实现了村庄的成功转型?春节前夕,记者来到永昌县红山窑镇土沟村,探究其中的秘密。

村监委会主任的拒绝

去年,土沟村一社实施截流引水工程,这是解决村民吃水问题、造福村民的大好事,牵动着全体村民们的心。工程一开工,许多人每天就不约而同地来到工地上察看工程进度,监督工程质量。

一次,工地运来了一批水管,正在施工。村民们发现这批水管容易裂碎,可能存在产品质量问题,便立即向村监委会主任梅泽盛反映。梅泽盛第一时间赶到工地向施工方发出通知,要求立即更换水管,不然,将拒绝在这批水管报销凭证上签字。按照村监委会职责规定,村监委会主任拒绝签字,意味着不能报销。既然主任发话了,施工方赶紧把这批价值3.6万元的水管拉走,换上了质量更可靠的水管,工程才重新得以施工。

梅泽盛说:“以前,村上实施工程,基本上是‘两委’班子说了算,上面无法监督,村民监督又不顶用。现在,村民选我当监委会主任,我就要对村里的事情负责,村民们有反映,我们就有反应。在我们的监督下,工程质量有保障了。”

土沟村党支部书记孙永祥说:“村上成立了监委会后,规定所有的报销发票必须要有监委会主任签字才能报销,村监委会是村民们海选出来的,代表村民进行监督。监委会认账,等于村民们认同。这样,村干部们清白了,村民们的心气也顺了。去年,土沟村建设互助老人幸福院等项目,村上共花费了100多万元,全部账务由村监委会主任签字,保证了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村集体经济实现零的突破

“去年,光拔芨芨草扎扫帚就挣了2000元的零花钱,这是意外的副业。”68岁的孙天信老人说。去年,他一边放牛羊,一边拔芨芨草编扫帚,编好的扫帚交给村委会统一出售,每把扫帚能挣10元。“这活除了人工,再没有成本,全部是纯利润!”老人高兴地说。

永昌县西河地区是冷凉地区,是全县较贫困地区。土沟村是红山窑镇的贫困村,村集体经济一直为零。

“腰里没铜,说了不算。”村里没有来钱路子,村委会的威信自然就树不起来,土沟村曾一度成为全镇的后进村。

2019年,市纪委对口帮扶土沟村,市纪委主要领导多次调研后发现,光输血不造血是扶不起来的,要求村上寻找适合当地特色的致富项目。

土沟村背靠大黄山,满山遍野都是芨芨草,当地老人都有拔芨芨草扎扫帚的传统手艺。市纪委负责人到几家市属企业联系订单,让村民拔芨芨草扎扫帚,由村委会统一收购外销,每把扫帚销售12元,村里留公共统筹金2元,给村民们10元。去年,全村共销售4000多把扫帚,村里有了近1万元的集体经济积累。村支书孙永祥说,虽然钱少,但毕竟有了集体经济,今年我们发动群众多拔芨芨草扎扫帚,让老人手头有零花钱,村里有集体经济。村里有钱了,才能给群众办实事,只有为群众办实事,才能在群众中树立起威信。

村里老人有了幸福院

红山窑镇是金昌市空心化率最高的乡镇之一,空心率高达17.5%,青壮年进城务工,村里基本上以老年人为主。记者夜过土沟村时发现,偌大的村庄,只有几户人家的窗户里透着灯光。

去年底,土沟村建起了互助老人幸福院。新启动的互助老人幸福院共投入建设资金55万元,建筑面积440平方米,集休息、娱乐、锻炼、用餐等功能为一体,并购置了配套设施,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配备了院长和服务管理人员。在这里,首批入住的14位老年人可以享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贴心服务,这里成为全村老年人乐享遐年、颐养天年的温馨家园。

81岁的柴多云老人高兴地说:“互助老人幸福院里环境好,有人说话,吃住方便,我们一天只掏5元钱,管两顿饭,方便!”老人原来在永昌县城居住,现在村里有了互助老人幸福院,他决定搬回来,和其他老人们颐养天年。

红山窑镇党委书记刘建国说:“在土沟村建设互助老人幸福院,既破解了老年人独居、无人照料的困境,也为子女外出务工、发家致富解除了后顾之忧。”

夜晚,村里一排新架的太阳能路灯将村互助老人幸福院门前照得通明,院子里不时传来悠扬的小曲声。

新闻推荐

贫困户发了“羊财”

“不勤快,再好的政策也没用,政府给我们的帮助已经很多了,接下来要靠自己的努力把日子过好!”2019年12月24日,记者见到永昌县城...

永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永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