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梦想照亮前行的路

金昌日报 2019-12-06 09:16 大字

(接一版)震藩合作社以科技兴农,依托高原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基地,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观光农业、现代农业,不断完善、创新生产技术,形成了完整的产销体系,持续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推动本地农产品精深加工向现代化发展。2018年,合作社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省级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全省电商扶贫优秀企业,被永昌县人社局认定为扶贫车间。

“穿上西装我就是别人眼中的老板,换上工作服我就是车间的工人,来到种植基地我就是一个土专家、田秀才、一名新时代的职业农民。”刘志刚说,他想以自己的经验做法,通过实操实训培育电子商务、加工、种植等行业人才,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2015年8月,刘志刚在焦家庄镇南沿沟村和焦家庄村开设了驻村电子商务中心实体店,为当地村民提供农产品网上电销、信息发布、客商对接及网上购物等服务,并通过丝网花制作、芨芨草编织品、糜子草制品、亚麻布杂粮袋制作等不同形式的项目,带动农民从事手工编织等工作。根据贫困户、残疾人的特长,他在机械维修、包装等岗位细化分工,让他们用一技之长改善生活,给他们铺就一条脱贫致富路。

在扶贫车间的运营上,刘志刚选择能够满足就业门槛低、增收效果好、产业发展稳定、能够就近就业这四个条件的产业,发展高原富硒农产品种植与深加工项目,带领农民种植黑大麦、黑小麦、紫青稞、杂粮等系列农产品,与76户贫困户签订了种植协议。他吸纳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保证贫困户每天至少有50元以上的收入。

在每年“六一”儿童节,刘志刚都会组织30名留守儿童开展乐游金昌活动,带领孩子们了解红色革命历史,观看电影,帮孩子们圆“城市梦”。

创新,打造一个新平台

2015年,在参加第三届中韩农产品展销会时,刘志刚找到了第一家韩国客商,并与之签订了价值3000余美元的富硒大麦茶出口合同。但之后由于产品产量不足,一直无法接到大额订单,刘志刚萌生了扩建车间的想法,2018年成立了甘肃丝路陇商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今年3月开工建设高原富硒杂粮综合加工项目,预计12月中下旬可完成安装调试,投产运营。

“今年第二届进博会期间,我找到了日本、斯里兰卡两家富硒大麦茶代理商,借助香港贸发署商贸平台,可以根据外国客商指定的采购要求进行订单生产。”刘志刚非常开心地说,“新项目建成后,日处理大麦茶能达到5吨,预计产值可以达到千万元。”

扩建生产线并不是刘志刚的最终目的,他还打造了永昌县震藩高原富硒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震藩众创空间,在永昌县城关镇昌康苑社区成立了青年公社——创客驿站,培训有志青年一起参与创业,用平台吸引更多的创业者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光和热。目前,震藩众创空间已入驻企业30余家,出孵5家,创造就业岗位27个,安置就业人员336名。2017年被评为省级返乡创业孵化基地,2018年9月被评为省级创业就业孵化示范基地。

赵执锐就是从震藩众创空间走出来的。之前他在震藩合作社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后,产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成立了甘肃矩子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从事农产品线上销售。2018年,赵执锐入驻震藩众创空间,通过接受系统培训、未来规划,他的事业渐渐有了起色,2019年3月份出孵,目前营业额达到50万元左右。

“在这里,不仅有免费使用的办公场地,还有名师教授培训指点,而且还能通过平台进行创业规划,对于创业前期非常有利。这里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创业者同台竞技,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赵执锐说:“我现在做的是特色农产品销售工作,想通过电商平台,把本地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

刘志刚还打算与甘肃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协议,让大学生来此参观学习,研发富硒农产品相关项目。

办一家企业,兴一个产业,带一方发展,这是刘志刚的心愿,他说:“作为新时代的新农人,就是要脚踏实地、勇于拼搏,做一个有担当、有理想、有作为的青年创客。作为农业部第一批农村青年创业导师,我想利用震藩众创空间,带动同样有创业热情的青年,用行动铸造梦想,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带好头、引好路、创好业,让本地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大的市场。”

新闻推荐

新城子中学开展预防地震演练活动

本报讯为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

永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永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