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不渝防沙治沙 全市沙化土地呈现持续缩减功能增强良好态势
本报讯(记者康艳)自1981年建市以来,金昌市历届市委、政府高度重视防沙治沙,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财力、人力、物力上给予倾斜,着力推进防沙治沙工作。金昌市沙化土地面积从1994年的339.77万亩减少到2014年的174.99万亩(全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工作始于1994年,每5年监测一次,最近一次为2014年)。全市沙化土地呈现出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的良好态势。
金昌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最近一次(2014年)全省荒漠化监测资料显示,金昌市沙区涉及的范围包括金川区全部,永昌县红山窑、河西堡、六坝、水源、朱王堡等7个乡镇、86个行政村、682个社,风沙线长达237公里。上世纪90年代风沙危害严重时期,金昌市各级党委政府在风沙线前沿建立领导干部治沙造林绿化联系点50多处,持续带领干部职工治理沙患。市政府于2005年和2011年先后两次印发《关于在全市重点区域实施封山禁牧的意见》,重点风沙危害区域禁止放牧、破坏天然林草植被的具体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防沙治沙领导小组,制定了《“十一五”期间防沙治沙工程实施方案》,各级政府层层签订防沙治沙目标管理责任书,使全市的防沙治沙工作从点到面全面展开,5年治理沙化土地177万亩。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秉持“五大”发展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建设方针,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出发,实行领导干部任期治沙目标责任制,全面加强沙区综合治理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风沙前沿一线调研指导全市的防沙治沙工作,每年安排1000多万元财政资金营造城区周边防风固沙林带,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芨芨泉保护区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绿化美化等工作,为全市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必要的投入保障。
在防沙治沙工作中,金昌市从“水资源非常紧缺的工业城市”这一基本市情出发,确立了“生态建设要向人居集中的农业绿洲和城区、镇区、工矿区集中,林业发展要与水资源相适应,在保护下发展”的思路,提出了“南护水源、北治风沙、中建绿洲”的方针,合理确定封禁保护区、预防保护区、治理利用区。对绿洲外围不具备灌溉条件的连片沙区,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封禁保护区、国有林场,发挥“国字号”专业优势集中管理,全面封禁保护;对绿洲边缘具备灌溉条件的风沙沿线,统一规划,高标准建设大型防风固沙林带;绿洲内部以乡村绿化、县乡道路绿化、农田林网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点、线、面相结合的绿洲防护体系。全市沙区封造结合、内外并举、全面保护的治沙格局日益清晰。
近年来,金昌市紧紧抓住国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三北防护林、新一轮退耕还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国家重点工程,稳妥申请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资金,主动衔接省级森林植被恢复费治沙造林项目,合理安排市级财政治沙造林资金,审慎利用外资加大对防沙治沙工作的投入力度。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全市用于防沙治沙的投入累计达到2亿元。
坚持依法治沙,推进科技治沙。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对永昌县政府、金川区政府及各级林业部门执行《森林法》《防沙治沙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全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实施《防沙治沙法》《环保法》《森林法》《草原法》等法律法规,全面实行沙区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按照沙区生态规律及时调整综合治理思路,把单纯依靠埋沙障、栽梭梭、植杨柳为主的治沙方针,调整为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适度干预为辅的沙区生态修复措施,沙区下垫面的稳定性逐年提高。森林公安机关对破坏沙区植被、乱垦滥牧、乱采乱挖等违法活动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有效促进了沙区综合治理。防沙治沙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加大对沙区生态环境监测及重点项目的管理力度。林业部门定期对沙化土地和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进行监测,为治沙造林提供了科学依据。
新闻推荐
转眼,我已在新闻的路上走了8个年头。从广播影视学院编导专业毕业到现在,我一直从事广播电视工作,摄像机、非编机、话筒、稿...
永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永昌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