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坝村的沧桑变迁 本报记者 祁小松

金昌日报 2018-09-14 10:52 大字

走进永昌县六坝镇九坝村,记者被眼前的一幢幢徽式建筑所吸引,白墙灰瓦跟蓝天白云相映衬,青砖铺成的马路干净整洁,马路边新装的太阳能路灯格外耀眼,绿色的草坪和新植的刺柏、槐树、元宝枫等相映成趣。眼前这一切,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以往人们印象中的西部贫困落后、靠天吃饭的小山村。

村支书眼中的新旧九坝

走进村委会,记者见到了村党支部书记杨祥年,一个憨厚实在的中年男人。

1990年,26岁的杨祥年担任了九坝村的文书,一干就是20年;2010年,杨祥年当选九坝村村支书,一干又是8年。在这28年当中,他见证了九坝村的沧桑巨变。虽然杨祥年话语不多,但一提起这些年村里的变化,他黝黑的脸上绽放出庄稼人憨厚的笑容,对这些年村里的变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他说:“20多年前,我是村里的文书,那时候村里一穷二白啥都没有,村委会办公室是两间低矮的土房,除了一个算盘、几本账本,再没有啥。”谈起这些,杨祥年的语气显得略微低沉。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九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我们村委会来说,前几年搬进了新修的楼房,我们将村委会周边的荒滩荒地平整改造为绿地,种植草坪500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到3万多平方米;新建了9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384平方米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增设了文化和体育健身设施,修建了百姓大舞台,为村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

“这两年,村里修建了日处理能力20立方米的小型污水处理站1座、50立方米化粪池1个,铺设污水管网400米,安装分类式垃圾箱40个,切实解决了集中居住小区的污水、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以前处处是垃圾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

杨祥年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还是去村里走走。”他带记者下楼,往村子里走。踏着青砖铺就的整洁小道,周围是观赏草坪和叫不上名字的花草植物,给人的感觉是进入了度假村。

杨祥年把记者引进了一户人家。推门进去,屋里干净敞亮,白色的瓷砖一尘不染,沙发、电视和冰箱一应俱全。

这是74岁的杨鹏元和老伴的家。村里修了30套这样的“公建民住”房子,专门配备给留守老人、孤寡老人和“五保户”居住,完全免费。

提起这漂亮的房子,杨鹏元老人显得有点激动。他说:“这是村上免费给的房子,一分钱都没有花。我一生下来就在以前的土房子生活,修修补补住了72年,去年搬进了新居。”

杨鹏元说:“那时候是土路土墙土弯弯,人和牲口共同吃的涝坝水,一下雨那个路全是泥,根本没法走,人也没啥吃的,能吃上白面馍馍就觉得很好了。”(转三版)

新闻推荐

村容整治让永昌农村换新颜 本报记者 孙彩霞 实习记者 宗辉

8月30日,在永昌县南坝乡何家湾村一社,几辆铲车轮番上阵,伴随着阵阵轰鸣声,一座座破旧不堪的土房子应声倒下,夷为平地……这是...

永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永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