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四坝村的种菜增收之“道” 本报记者 周润文

金昌日报 2018-08-09 10:25 大字

眼下,是永昌县高原夏菜大量成熟上市的时节,当一些蔬菜种植户和销售商在为蔬菜销售犯难、惆怅时,该县东寨镇上四坝村却是“风景这边独好”,今年种植的1100多亩青笋全部售罄,农户脸上露出了喜悦。

俗话说,生财有道。那么上四坝村种菜有道吗,其增收之道又是什么?7月28日,利用周六休息的时间,记者驱车来到该村采访,一探究竟,并归纳总结了几条“道道”。

一是“反其道而行之”。上四坝村村主任胡学礼告诉记者,现在农村盛行土地流转和集中经营,而上四坝村却“反其道而行之”,从2016年开始不再流转土地,重回一家一户种植的路子。“今年种什么,由农户自己决定,政府只起引导作用,这样农户就能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田地里,并且给自己所种的蔬菜早早就找好了销路。”胡学礼介绍说,上四坝村共有9个社450户,人均耕地15亩,每年种菜的有四、五、六、九社,约74户。种植的品种主要是青笋和土豆,其中绝大多数是青笋。

二是“巧打时间差”。胡学礼说,通过几年的种菜实践,农户们摸索出了一条经验,就是错开种植时间,种得最早的是每年4月中旬,一年可种两茬;最迟的到了8月上旬,只种一茬。这样就错开了蔬菜在同一时间集中上市销售的弊端,谁家种的青笋都能卖掉,而且价格还不错。“前三四天青笋售价高达每吨900元,平均也在七八百元,价格比去年翻了一番。”胡学礼说。

三是“销售渠道稳定可靠”。据了解,上四坝村种植青笋已有7个年头了,产品全部销往广东,已形成了稳定的产销链条。胡学礼告诉记者:“每当青笋成熟时,广东客商就通过在上四坝村的‘代办\’(蔬菜种植大户)收上一车菜后,即运往广东。”而该村的青笋之所以能畅销无阻,一是品质好,农户们大多是自己育苗,这样一则可降低种植成本,更重要的是蔬菜品质有保障。二是农户们讲信誉、守信用,产销双方通过多年合作互相充分信任。

记者看到,在上四坝村广袤的田野里,绿油油的青笋长势正旺,孕育着丰收和增收的希望。该村六社勤劳朴实的孙正虎两口子,就是种植大户,他们今年种了两茬青笋,每茬种植面积都达50多亩。靠着种植青笋,一家人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去年将住了多年的土坯房改建成了一砖到顶的新房子。孙正虎说,他的头茬青笋是4月17号种的,6月初成熟,亩产量达4000公斤,全部售完。当时售价较低,每吨只有500元,50亩地净收入5万多元。现在第二茬种上已有半月,到9月中旬就成熟了,希望到时价格能更高一些。

新闻推荐

风雨之后是彩虹——永昌创客刘志刚的故事

农业农村部农村青年创业创新致富带头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导师、甘肃省诚信企业家、金昌市青年双创导师、永昌县第一届青...

永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永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