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化之光点亮百姓生活

金昌日报 2017-08-23 14:26 大字

武来喜

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拿着收音机,迎着初升的暖阳,听着《中国诗词大会》中零零后美女武亦姝的“飞花令”,信步走到空气清新、鲜花盛开的人民文化广场,先打太极,再抖空竹,活动筋骨,愉悦身心。锻炼过后走进安静的市图书馆,泡上一杯热茶,用触屏多媒体读报机,浏览当日要闻,再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油墨清香的好书,用两三个小时细细品味。听说花博馆最近推出了“蝶舞花香,春意盎然”的“蝶恋花”盛会,中午小憩后,就迫不及待来到花博馆赏花、观蝶。时间尚早,又不禁走到温馨热闹的社区文化中心,和众老友凑在一起杀上几盘,唱上几曲,联络感情,陶冶情操。晚饭过后,华灯初上,走进流光溢彩的大剧院,欣赏大型原创舞剧《花语》,在美妙的视觉享受中大开眼界,物我两忘——这是我普通退休生活的一天。没有寂寞,没有孤独,不局限于口腹之欲的满足,用文化活动点亮生活,低碳健康,充实富足。

文化民生作为一种公民权利,与政治、经济权利同等重要。作为成功创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金昌,几年来一批批新建的公共文化设施,一项项群众文体品牌活动,正悄然进入普通群众的生活,文化民生工作亮点频闪。生活在金昌,随着昔日戈壁荒滩变成美丽花海,十分钟“文化圈”早已不是梦想,图书馆50万藏书免费借阅,文化馆、美术馆专题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骊靬文化国际旅游节、永昌县民俗文化节、金川区羊肉美食文化节等一批特色节会活动每年如期举办;“卍”字灯会、节子舞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传承和保护。夜幕降临时,社区、广场、公园随处可见和着音乐节拍,翩翩起舞的人群;天气晴好时,百花竞开的矿山公园、植物园、金水湖等地人头攒动;逢年过节时,花博馆、紫金苑景区游客络绎不绝。城市人气和居民幸福指数稳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绽放出了美丽的花朵。

如今,当我卸下工作的重担,静心享受文化发展成果时,欣慰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展望党的十九大,我期待在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同时,更注重培育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广大文化工作者要用闻鸡起舞的精神,团结一心,共同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浚通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

和我一样已退休的市民虽然无法像年轻人一样继续在岗位上奋斗,但依然可以发挥自己在生活工作方面经验丰富的优势,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向青少年讲历史讲传统、传思想传精神,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正能量生生不息地传递下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贡献力量。

新闻推荐

■散文 岁月遗痕鸳鸯池

□赵兴高鸳鸯池是永昌县河西堡镇的一个村,位于金川河古河道西岸,著名的鸳鸯池遗址即发掘于此。数千年前,金川河出阴山汹涌北去,沿河形成了鸳鸯池、三角城等远古文明。现在虽然水干河枯,...

永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永昌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