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来,也能过好年

金昌日报 2022-02-08 08:41 大字

春节前夕,家住市区丽景西苑的林贻业依然每日一大早便驱车来到金川路大市场购物大厅,直奔自家的玩具店——淘乐园。虽然早晨气温低,出来转街的大人多、孩子少,但他依然守候在店里,不想错过赚钱机会,在金昌打拼了三十多年,勤劳是林贻业成功的秘诀之一。

30多年前,只带了1000元钱,林贻业和妻子从浙江温州来到金昌,在当时的北京路大市场内租了摊位卖布料,凭借敏锐的商业头脑和勤劳肯干的精神,夫妻俩一点点积累创业经验,一笔笔增加营业收入,一步步扩大经营范围,靠诚信在金昌稳扎稳打,从一个小摊位到现在经营着闹市区的品牌男装店和一家玩具店。

林贻业收获了财富,也收获了美满幸福的家庭,两个儿子先后在金昌成家并生了孩子。“现在,大儿子一家回温州去生活了,金昌的生意小儿子在帮忙。”提起自己的家庭,林贻业满眼的笑意,他说:“金昌是我的福地,在这里我收获了很多。”

林贻业说,我的事业能发展到今天,离不开热情厚道金昌人的帮助。1996年,林贻业的经营遇到了困难,当时他急需10万多元进一批货,可一时又凑不出这么多钱来,他只是着急地和隔壁卖童装的张大姐提了一句,张大姐就爽快地答应给他借钱,让他赶紧去进货别错过了时机。当时,林贻业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从此以后,他逢年过节都要提着礼品去看望张大姐一家,几十年的相处,已经让两家人成了好朋友。

前年由于疫情影响,林贻业男装店所在的镍都商厦无法开门营业,大多数商户都没有进账,为了减轻他们的损失,镍都商厦为每位商户免除了一个月的租金,林贻业的店面有300多平方米,一个月的租金数目不小:“当时就觉得心里暖暖的,有人惦记着我们生意人的损失,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支持。”

林贻业说:“金昌市的发展速度很快,还是全国文明城市,营商环境越来越好,现在去政务服务中心办事,速度非常快,手续简单明了,工作人员态度好,我打心里高兴。”

虽然在金昌生活了三十多年,但林贻业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还是割舍不了。过去每年腊月底,不论多忙,他都要带着一大家子回老家过年。但近三年,因为疫情影响,一直都留在金昌过年。林贻业说:“一切都要给安全让路,别的贡献做不了,尽量减少外出,给所有的工作人员减轻防控压力,就是我们的贡献。”

今年也不例外,大儿子一家在温州过年,夫妻俩和小儿子一家在金昌过年。虽然一家人天各一方,但林贻业依然很重视虎年春节。

今年腊月,他早早就和妻子准备了年货,一批批带着家乡味的年货通过快递邮寄到了金昌,海鲜、年糕、水芹菜、冬笋……他还提前做好了腊肉,就等年三十晚上亲自掌勺,把这些原材料都变成美味端上桌,林贻业说金昌的牛羊肉是特色,味道鲜美,也是必不可少的硬菜。年三十晚上,小儿媳妇的娘家人也会过来一起吃年夜饭,大大小小也有十几口人了。“怎么也得准备十几道菜吧。”林贻业盘算着,每年春节的年夜饭都是他掌勺,看到全家人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饭菜,内心有一种满足感。

在中国人最重视的春节,一家人无法团聚是一种遗憾,但林贻业说:“来日方长,疫情完全过去再团聚也不迟,现在通讯这么发达,想念亲人了就打视频电话,非常方便,只要大家都平安健康,一切坚持就都有意义。”

新闻推荐

金昌公路人昼夜除雪保畅通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赵吉仁通讯员孙小强2月5日至6日,就在春节返程高峰时段,2022年的第一场春雪降临。为确保道路畅通,...

金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昌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