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金昌市新能源产业链实现产值54.06亿元 同比增长32.63%

金昌日报 2022-01-29 10:48 大字

本报讯(记者张可乐)去年以来,金昌市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新能源开发建设、装备制造产业、电池产业等为重点方向,加快培育壮大新能源百亿产业链,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全市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金昌市光照资源丰富,开发空间巨大,就地消纳能力较强,电网接入条件较好,发展新能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全省首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新能源已成为第一大电源。近年来,金昌市充分发挥资源、产业和区位优势,以清洁化为方向,增强系统调峰能力,加快构建规模强大、运行灵活、更具韧性的清洁能源电力系统。去年,全市新能源产业链实现产值54.06亿元,同比增长32.63%,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1个新能源产业链实施项目,建成投产10个,从前期工作转为开工建设5个,从谋划储备转为开展前期6个,实际完成投资18.83亿元。

截至去年底,金昌市已建成并网263.15万千瓦(光伏218.5万千瓦,风电44.65万千瓦)新能源基地,“十四五”期间将建成新能源千万千瓦级基地。目前,金昌市已具备20万吨镍、100万吨铜、1万吨钴以及900多万吨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成为国内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原材料供应企业,丰富的镍、铜、钴、锰资源为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金昌市依托丰富的镍铜钴资源和化工材料优势,配套发展硫化工、磷化工、氟化工、煤化工、氯碱化工、钛化工等化工产品60多种,“三酸两碱”化工原料俱全,具备电池级镍盐、钴盐、锰盐、三元前驱体、铜箔、圆柱型18650电池等电池材料关键产品生产能力,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池产业所需的镍、钴、锰、“三酸两碱”、铁、锂及磷酸等原材料65%以上可在金昌本地生产。

金昌经开区规划建设锂电产业园,规划面积2000亩,布局金川集团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经开区镍铜钴新材料产业园两大功能产业板块,近年来先后引进龙蟒佰利联、金拓锂电、金宏翔、金车储能等企业,不断带动电池材料和电池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初具规模,初步形成骨干企业带动、重大项目支撑、上下游企业协同集聚发展的态势。

围绕建设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就地消纳示范区,金昌市制定新能源产业链培育方案和行动计划,绘制产业链图谱,建立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两个清单”,实行链长制、专班制、链主企业制,先后引入晶科能源等龙头企业,打造切片、组件、智能运维及配套产业为一体的装备制造产业链,拓展钙钛矿、异质结等太阳能薄膜电池。目前,金车储能8亿瓦时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安徽汉星1亿安培小时锂离子储能电池PACK及1亿瓦时储能系统集成、江苏林源智能运维机器人等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预计今年8月建成投产;晶科10吉瓦晶硅切片及2吉瓦光伏组件、国润3吉瓦高效HJT组件、国华绿能50兆瓦/100兆瓦小时共享储能、甘肃洁源翎碳基于碳捕集技术的二氧化碳资源化化工产品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预计今年3月全面开工。

新闻推荐

致广大农村群众的一封信

广大农村群众朋友们:你们辛苦了!临近年终岁尾,春运即将来临,受恶劣天气增多、人流车流增长等因素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

金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昌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