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老陈的故事 □陈欣月

金昌日报 2022-01-12 17:16 大字

他的家,在甘肃金昌。新兴的工业城市,因为采矿业的兴起养育了一方人民。他一辈子都待在那里,女儿从一个婴儿长到考入沿海城市的大学,他还在那里。

他是给矿上领导开车的。遇事伶俐,懂得变通,和上上下下都打成了一片,二十几岁的小伙子,都叫他陈哥。

最近矿上的一批活儿刚收工,单位办了酒局要庆祝。陈哥一直善于调节酒桌的气氛,给领导敬了一圈酒,又陪着小孩儿们疯闹了一场,把所有人都哄得高兴。

酒过三巡,陈哥喝上了头,借口到包厢外面的走廊吹风散散酒气。透过窗外天空之上的一轮明月,可以看得到远方山巅上终年不化的雪。

“陈哥,抽根烟。”单位上刚来了个十八九的小孩儿,在一群挖矿的大老爷们儿中间,抽烟的习气也是刚染上的。手指颤颤巍巍的连打火机都拿不利索,打了好几次才扑簌簌蹿出一团火。

他本想拒绝的,手指在窗台上敲了两下,还是低头接了火。烟是中华,软包的。也不知道还拿着实习工资的小孩儿,哪儿来的钱买这个。四下无言,两个人瞅着窗外吞云吐雾。

“抽烟不是啥好事儿,你别跟着瞎学。”

他把烟熄灭,尼古丁的刺激让他稍稍从酒醉的恍惚中挣脱出来。他终于想起来,前几天和门卫闲聊时就听说他们这儿要来个小伙子,临到高考了忽然厌学,自己一个人买了车票跑去西安,家里折腾了好几次都没请回来,最后被社会毒打了几个月,倒是自己老老实实回来了,到矿上找了个工作。

“你知不知道,从这儿到西安有多远?”他忽然问那个小孩儿。

男孩儿被突如其来的问题噎了一下,但还是想了想自己去西安时坐的那趟火车,“金昌没高铁,火车过去要14个小时呢。”

“14个小时,是啊,一千多公里呢……”陈哥喃喃自语,像是一声叹息。

一千多公里,居然有那么远吗?

陈哥自然也有还是小陈的时候。

他十七岁那年的夏天,从小城一路骑车到西安。二八大杠旅行包,回荡在风里的呐喊,是沙漠里少有的喧嚣。少年人似乎总是这样,搏斗似的跟命运撕扯,一千多公里,足足骑了一周多的时间。

小陈初中毕了业就不再读书了,被父亲打了多少回也不管用。可他的成绩又是那么好,连老师也说他能考上北京的大学。那时的北京于他而言,是怎样的遥远与未知。

可他还是拒绝了。他从来如此,一面懂得如何哄人开心,一面又不屑于这样的循规蹈矩。车子一推就上了路,只当是去放风。

西安城太大,城墙太高,小陈一步三个台阶爬到顶,喘着粗气望着天,抬手就能碰到苍穹。他也跑去爬华山,愣头愣脑爬到了人家军事基地,还没露头就被枪顶了脑袋。

回家时车坏了,小陈用身上剩的钱给同伴买了票,自己扒车回去。

一路风尘与那时的小陈而言,似乎都不值一提。

父亲最后一次和小陈争执上学的事情,告诉他如果读书,家里还能供你几年,如果你非要工作,那我在单位上给你安排,以后你自己养活自己。

小陈干脆利落地应下,而后便是很多年,他留在了他的土地之上。

家中的长辈后来提起这件事,仍旧为他惋惜,而他只是笑着,敬了一杯又一杯的酒,在酒精的作用下说着:“我当年,从这里,骑着自行车去了西安……”

新闻推荐

致敬,社区工作者

清晨迎着初升的太阳,他们满怀豪情、大步前行把党的温暖、政府的关怀和朝晖一起撒向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傍晚披着满天的霞光他...

金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昌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