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才义:最骄傲自己是一名抗战老兵 文/图
图为董才义老人
提起那段在抗日战场奋勇杀敌的战斗经历,老英雄董才义神情激动,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硝烟弥漫的战场。
“我是新四军一支队的一名战士……我这一辈子,最骄傲的就是成为一名抗战老兵!”7月7日,金川区龙集里社区99岁的抗战老兵董正义,向记者断断续续地讲述了自己参加抗日战争的故事。
背井离乡 杀敌报国
花白的头发配上一副老花镜,身穿灰色的毛衫,棕色的网面凉鞋,眼前干净朴素的老人,就是抗战老兵董才义。记者见到老人时,他在女儿董华的搀扶下小心翼翼地从柜子里取出军功章和荣誉证书。
“这是我爸的宝贝,他看得比啥都重要。”说话间,老人捧着一摞有着年代印记的荣誉证书倚坐在沙发上,向我们讲述那段难忘的历史。
“日本人欺负老百姓,烧了我们的房子,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啊!” 1938年3月,在江苏东流镇做面食的17岁小学徒董才义,目睹日军烧杀抢掠,义无反顾地决定:“我要参军、要上战场、杀敌报国。”
“在茅山战役中,我们的很多战士在冲锋的过程中,被埋伏在稻草中的敌人直接用刺刀刺死,而埋伏在干塘中的我们被敌人发现后,也遭遇了敌人的猛烈打击,伤亡很大。”董才义回忆,紧急关头,团长命令我们先撤下来,在敌人的必经之地设下埋伏,最终我们把100多个鬼子全部消灭了,还缴获了5挺轻机枪,2门小钢炮,几套防毒面具。交谈时老人目光淡定,言语简短利落,不拖泥带水,时隔60多年,对战争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记得清清楚楚。
鱼水情深 生死与共
随着老人年龄的增大,有很多关于战斗的细节已不能详细陈述,但老人还是对几次残酷的战斗印象深刻。他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参加黄桥战役。
1940年春,坚持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的国民党顽固派在第一次反共高潮被打退后,密令第3、第5战区和鲁苏战区的部队,大举进攻华中新四军。
“我所在的新四军一支队接到了参加黄桥战役的命令,可是当时过江的船只都被日军集结到了日军据点,没办法部队只能在铁路沿线作短暂停留。晚上日军对部队进行了偷袭。”董才义说,战斗中,他的左小腿被敌人打中,他强忍着疼痛,隐藏到了一片黄豆地。
“当时和我一起隐藏起来的还有我们的文化教员,我们两手都紧握着手榴弹,一旦被发现我们就和敌人同归于尽,决不当俘虏。”老人此刻的声音洪亮有力,底气十足。董才义和文化教员躲过了敌人的五次搜捕,天黑后,当地的老百姓将他们抬回村里进行医治。为了躲避敌人的后续搜捕与迫害,当地的老百姓隔几天,就把伤员从一个村转移到另一个村。
黄桥战役期间,当地人民群众在中共苏北区委领导下,积极支援新四军作战,对保证战役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老百姓对我们很好,帮了部队很多忙,老百姓就是部队的铜墙铁壁。”董才义说,后来几经辗转,他才绕过敌人的封锁线找到了部队。
铭记历史 珍惜当下
回忆起拼杀战场的往事,董才义有些激动,虽然战争已经过去80年了,可至今他还记得第一次上战场时的情景。那一天,他们连奉命打鬼子的炮楼,战斗打响后,董才义很害怕,他端着枪没有目标地在炮楼前乱跑起来,班长喊他:“卧倒!你这样乱跑会伤着的。”在班长的照顾下,他稳定了紧张的情绪,虽然不知道自己放出去的枪打没打着敌人,可他知道后来不害怕了。那场战斗打了不长时间就结束了,在回营的路上,扛着战利品的董才义一路品尝着胜利的滋味儿,心里高兴极了。
董才义的女儿告诉记者,父亲平时最爱看战争题材的影视剧。董才义说:“我看到抗日战争的电视剧就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与敌人面对面拼刺刀的年代。”
据老人回忆,1944年冬季,部队在一次伏击战中,包围了一队鬼子和伪军,他们先是在山坡上向沟底的鬼子射击、投手榴弹,打死了一些敌人。这时候,班长突然大喊上刺刀!不一会,冲锋号吹响了,他和战友们从山坡上端着刺刀往山下冲,鬼子也端着刺刀往上冲,双方在半山腰展开了肉搏战。说着,董才义缓缓抬起手臂,做出一个拼刺刀的姿势。
董才义说,1942年底至1943年冬,是抗战斗争最艰苦的阶段,日寇集结重兵,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大“扫荡”。那时的仗打起来是非常激烈的,他的好多战友都是那时牺牲的。战场上看到战友牺牲是最痛心的事儿,也是杀敌的最大动力。
“战争年代是真苦啊!过去连想都想不到会有今天这样的好日子。”说到这,他拍着左腿的膝盖。严重的腿伤,导致董才义无法继续再前往一线参加战斗,因此被安排到了后方的军工厂工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董才义就从部队转业到山东铝厂工作,1955年支援大西北,先到了甘肃白银市。1960年,董才义又作为第一批建设者来到了金昌,从此就在这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金昌经开区相关人员组成督查组,来到经开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现场,督查了解项目进度。督查中发现,南环路东段供气管...
金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昌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