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区三老汉:不一样的人生,一样的情怀

金昌日报 2019-11-18 10:03 大字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国家方方面面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全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共产党好不好,新中国好不好?金川区的三位老人田多存、张文生、高立源有话要说……

张文生:自砸“铁饭碗”的个体户、万元户

1946年出生的张文生,是金川区双湾镇陈家沟村人,他的经历与常人不同,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大潮还未席卷金昌大地的时候,他就敢于放弃自己的“铁饭碗”,成为个体户经商,他是金昌市最早的个体户之一,也是金昌市最早的万元户之一。

这位个头不高、身形敦实的古稀老人,留着花白的寸头,精神矍铄。他十分健谈,聊起过去的经历,目光中闪现着自豪、兴奋,还有一丝丝的狡黠。

张文生原本是金川区供电公司的职工,上世纪70年代,他每个月能领到60多元的工资,这在当时来说也算是高工资了。

1980年,他到西安去出差修理其他单位的水泵,那时候买水泵、修理水泵都需要找公家的工厂,而当时的金昌本地还没有这样的工厂。

这一次出差,张文生发现西安已经有私人在卖水泵、修水泵,他还看到这里的大街小巷有不少个体户在摆摊做买卖。这一发现,让原本就头脑灵活的张文生兴奋不已。他想,既然西安不再割“资本主义尾巴”了,那么在金昌本地肯定也有这么一天,现在生产生活中离不开水泵,而这种机器在本地买不到,也没人会修理,我能不能自己开一家卖水泵、修水泵的店呢?

有想法就要立即付诸实践,这也许是有些人之所以能干成一番事业的重要原因吧。从西安回来后,张文生就去单位把工作辞了,到了家里一说这事,妻子气得不做饭了,说:“你把好好的工作都丢了,不给你饭吃!”

1981年,金昌市农村土地承包还未开始,张文生的水泵专卖维修店铺已经在双湾镇陈家沟街上开起来了,他是个爱学习、善钻研的人,没多久就掌握了水泵修理的技术,来自武威、永昌、内蒙阿右旗等地的客人慕名找他做生意。第一年他就挣了1万多元!拿着这笔钱,张文生的心里又高兴、又害怕,怎么会有这么多钱呀!

尝到了甜头的张文生,稳扎稳打地推进自己的事业,经过几年的发展,他扩大了经营规模,拥有了厂房和生产线,盖起了一栋400多平方米的办公楼,成立了金昌劲邦水泵有限公司,这些年他每年向国家纳税10万元左右。张文生本人也在2001年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他很珍惜这份荣誉,把获奖证书和奖章都收藏了起来,说要留给自己的孙子。

提起目前公司的发展,张文生自豪地说:“我现在老了,公司发展全靠儿子的高科技,儿子虽然只有初中文凭,可他的设计都申请了国家专利。”

张文生的儿子叫张朝峰,是金昌劲邦水泵有限公司现在的掌舵人,因为深受父亲影响,他从小也爱钻研水泵设备的运作原理,把自己琢磨出来的成果用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得以改进完善,目前他已经拥有了3项国家技术专利。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基于张朝峰的发明创造,金昌劲邦水泵有限公司发展得很稳健。

张文生说:“我们能做出点成绩,这可不仅仅是我们一家人奋斗的结果,没有国家提供这样的机会,我想都不敢想,我很感激党和政府!”

田多存: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小时候没想到的

家住金川区宁远堡镇西坡新村的田多存,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提起他的童年生活,充满了苦涩的回忆。

小时候,周围七八岁的孩子们都是光着屁股的,冬天也没有鞋穿,即便如此,大家还跑到冰滩上划冰。“今天的人们,谁会相信光脚可以在冰滩上玩耍?可这就是真的。”田多存老人感叹道。

那时候,人们忍饥挨饿、衣不蔽体很常见。田多存家也一样,生产队年初分的粮食吃到6月就没有了,怎么办?只好去借储备粮,储备粮也借完了,大家就到处找吃的,山坡上长的“羊胡子”、结着籽儿的“沙柴”都是活命的吃食,那时候看到谁家院里的“沙柴”垛高,说明谁家口粮多。那时候,用野菜果腹的大人孩子都走不动路,大家的腿都发软、打颤。

因为拿不出5角钱交学费,田多存读到四年级就辍学了,开始在生产队里放牛帮家里挣工分。有一次,他赶着牛走到了宁远堡镇现在下四分村所在的位置,遇到了一个打井队,打井队的工人们看他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样子,心生怜悯,可当时大家也没有多余的衣服和食物给田多存。一个工人灵机一动,指着擦拭设备的废旧破布说:“这些布可比你穿的衣服强多了,你把这些布拿回家吧。”田多存谢过这些好心人后,卷起破布便回了家。回家后,全家人都高兴坏了,这些不知道是什么材质的擦车布,结实、耐用,确实比他们穿的一指头就能捅破的衣服用的布料强,家里人用大一些的布块拼凑着做了衣服,零碎的布块当了补丁,一下子解决了全家人穿衣服的问题,这让儿时的田多存高兴了好一阵子。

1983年,村上的土地包产到户,田多存家里承包了16亩耕地,全部种了小麦,第一年全家人再也没有挨过饿,第二年家里还有了存粮。

从这以后,日子一年比一年富裕,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田多存说,现在他和老伴儿住在一套近100平方米的楼房里,他们名下还有一套门面房,一年的租费少说也有上万元,加上两个人的退休养老金,他们的晚年生活吃得饱穿得暖。

更让老两口深感欣慰的是,四个儿女的日子过得也都不错,儿子在广州的一家汽车公司工作,月薪5万多元,已经在广州成家立业,还生了两个孩子,算是扎根在了一线城市;三个女儿全部生活在金昌市区,外孙里最大的也有27岁了,也参加了工作,儿孙后辈没什么让他们操心的事情,老两口乐得过自己的“二人世界”,每天早晨、傍晚,田多存打篮球锻炼身体,老伴儿则走路散步,田多存说:“苦日子过完了,好日子来了,我们就好好过!”

高立源:我还想再活500年!

1951年出生的高立源老人,家住金川区双湾镇新粮地村,他看上去就沧桑多了,身材瘦小,一双骨节突出的大手,布满了又粗又深的皱纹。但老人家却非常乐观豁达,说话风趣俏皮,让周围的人们都能开怀一乐。

上世纪70年代,他是村里唯一接受过高中教育的人,当时的新粮地村小学缺老师,高立源各方面条件都符合村小学教师的标准。于是,他就在新粮地小学当了一名民办老师。

此前,因为家中几位哥哥都在外地工作,家里缺少劳力,高立源二话不说放弃了学业回家务农,中断了他上大学的梦想。本来想,这一次也许会是命运的转折点,他可以走进端“铁饭碗”的教师行列,可是没有想到土地包产到户后,家里的地没人种,民办教师的工资又太低养活不了一家人,他只能放弃这份工作,又回家当了农民。

虽然说这一辈子,好运在他这里总是拐几个弯儿,但高立源老人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公平,他一辈子辛勤劳作,豁达开朗,用自己的双手把日子过得富裕而红火,他女儿是一名人民教师,儿子常年在市区务工,孙子们的成绩优秀,未来可期。老爷子表示他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足。

现在,高立源被新粮地村聘为保洁员,每天天没亮,他就擦黑到村委会开始清扫院落、收拾杂物、修整花草树木……那枣树上的枣子落到院子里,都不染尘土,可见他把院子打扫得多么干净!

自从高立源接手村委会的环境卫生工作后,这儿的环境卫生就在双湾镇竖起了标杆,上级领导下乡视察工作,新粮地村是示范点。高立源说:“我骄傲,既然村上让我当保洁员,我就要干出个样子来。”

提起现在的生活,高立源说:“我在新粮地村当过学生,也教过书,现在的变化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我小时候读书,学校的课桌是土墩子,后来我教书的时候,学校里的条件好了很多,但课桌也是从别处淘汰下来的旧桌子,修补修补再用;学校门口一棵树上挂一口钟,上下课敲钟当铃声;当时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合并在一起上大课,我给低年级的孩子上完了,再给高年级的上,一个人就承包了所有年级的语文和数学……再看看现在,孩子们享受的是什么条件,简直不能相提并论。”

“年轻的时候给孩子们上课,说‘四个现代化’是啥样子?当时的语文课本上说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现在的生活水平早就超越了这个标准”。

老人越说越兴奋,他说,生活里发生的巨大变化就和《封神演义》里的情节一样,“千里眼”不就是天文望远镜嘛,“顺风耳”就是手机,我们国家还有了载人航天器,很多物件甚至比这些天上的神仙都厉害!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粮地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家家都盖了新房子,出门就有平展展的大马路,晚上走夜路有路灯,村委会前面的垃圾坑现在建成了绿色长廊,庄稼人也能享受城里人的休闲生活。村里的老人互助幸福院里,每个月19日,还要举办一次“小膳宴”,邀请全村的老人免费享用。

高立源感叹道:“自古以来就没有听说会有免费的午餐,但是现在,在现实生活里,我们吃到了,虽然不是什么大宴席,但我们几个老人们吃在嘴里,美在心里,这么好的生活,我真想再过500年哩!”

新闻推荐

陈华在调研相关工作时指出 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贯穿到学生成长各个环节

本报讯(记者文星乃)11月14日下午,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华带领市文明办、市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市区部分学校和校外...

金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昌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