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人的创造发明 ——记王力和他的地埋式垃圾箱
本报记者 运主伦
8月21日,记者在金昌科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力的办公桌上,看到一份该公司7月份向黔东南一企业授权销售太阳能语音景观果皮箱的委托书,标志着金昌人发明创造的地埋式垃圾箱正式进入贵州市场。
从进入北京冬奥会赛场,到进军贵州市场,王力生产的地埋式垃圾箱,一个打下金昌专利符号的产品,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从金昌起步,逐渐辐射全国市场。
新华社记者王博说:“初到甘肃金昌,仔细留心,你会发现这座城市的一个奇特景象:路面干净整洁,大街小巷却看不到地面上的垃圾箱。”正是这个小小的地埋式隐型垃圾箱,在金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为城市增色不少,成为文明金昌的元素符号,让人们在细节中体会到城市的文明温度。
产品成了文明城市的符号
“外面来的人乍看还以为咱们金昌没有垃圾箱。”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的金川集团公司退休职工吴万祥向外地游客展示其中的奥秘:人行道上一方绿色铁板边,突出的圆珠被磨得光亮,脚踩下去,打开就是地埋式垃圾箱。
金昌地处西北戈壁,植被少、风沙大是天然的环境短板,但如今的市区,却是满目苍翠,即使刮风时,城市里也看不到“随风奔跑”的塑料袋。吴万祥认为,这其中小小的地埋式垃圾箱功不可没。
王力,就是地埋式隐型垃圾箱的发明者。他当过建筑工人,参加过金昌水泥厂的筹建工作。他深知,没有知识的支撑,很难在社会立足。在他当工人时,就开始研修大专课程。在单位工作时,他自学电气自动化,成为单位有名的好学之人。
有一次,王力在外出差,看到一种密封落地垃圾中转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丰富的知识,使他产生了一种冲动,他想,这种设备自己也能做出来。他仔细察看密封落地垃圾中转箱的结构,并对其进行了大胆创新,一种新型的自卸式密封落地垃圾中转箱在他的脑海中渐成雏形。
金昌风大,露天放置的垃圾筒被风刮倒后,垃圾随风乱飞,树枝上挂满塑料袋,造成二次污染。细心的王力从中发现了新的商机,研制地埋式隐型垃圾箱,将垃圾入地,可避免二次污染。
经过多次研制,首批地埋式垃圾箱安装在了市区公园路、建设路、新华路等街道,引起了市民的极大兴趣:用脚一踩,垃圾入箱,方便快捷。
2001年,当王力所在的企业进行改制时,他和另外几个工友在竞标中脱颖而出,组建成立了金昌市科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成为金川区第一家成功改制的企业。从企业员工到管理者,王力又开始了新的学习,他一头扎进环保设备的研制和开发,翻阅大量的资料,进行产品升级换代。不久,一项酝酿成熟的自卸式密封落地垃圾中转箱投入生产,新型的设计,齐全的功能,使产品一亮相,就成功中标市区环保设施招标工程。这帮助他迈上了创业的第一个台阶。
如今,走进金昌市区,大街小巷洁净如洗,但地面上却不见一个垃圾箱。原来,环卫部门根据金昌市刮风天气较多的实际,将垃圾箱全面改为地埋式,既美观又不占地方,更重要的是能防止大风吹跑废纸、塑料袋等垃圾。
现在,王力的金昌科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逐渐发展成为专门生产环卫设备的厂家,主要以生产加工地埋式垃圾箱、密封落地垃圾中转箱及垃圾压缩机为主,主打产品地埋式垃圾箱先后获得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产品一经面市使用,立即得到广大群众和城市管理者的认可。
王力的隐型垃圾箱申请专利后,国家专利局就对密封式隐形果皮箱专利产品向社会授权公告。
冬奥会赛场有了隐型垃圾箱
“一批地埋式垃圾箱亮相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街头。据介绍,地埋式垃圾箱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箱身,由入地箱身、内箱和箱盖三部分组成,入地箱身和箱盖采用金属质地,入地箱身被固定在地下,箱盖安置在人行便道上,基本与便道地砖持平;箱盖上配置有旋转踏板,投放垃圾时,只需用脚踩下踏板,箱盖即可打开,松下踏板后,箱盖自行关闭,箱盖上的太阳能灯不仅能在夜晚发光,还能进行汉语和英语的语音播报。”去年,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报道北京冬奥会赛场时,提到的地埋式垃圾箱就是金昌科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
这是金昌地埋式垃圾箱首次进入北京冬奥会赛场。
随着地埋式垃圾箱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王力的眼光看得更远。他不断向外开拓市场,外地客商也纷纷来电咨询或前来购买,目前产品销售到了省内各地及北京、贵州、新疆、河南、陕西、青海、宁夏、山西、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累计生产总量已近6万台。自2007年以来,年销售量基本稳定在3000台以上。
今年,王力和贵州省黔东南源海商贸有限公司签订了授权销售太阳能语音景观果皮箱的委托书,标志着金昌的地埋式垃圾箱进入贵州市场。
(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孙彩霞)9月1日上午,“空中救援,人保有爱”2018金昌国际马拉松赛直升机应急救援暨人保财险金昌市分公司直升机应急...
金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昌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