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青藏高原 ◇徐世平
自从姐妹们到西藏旅游之后,每天都有照片传来,虽然金昌的气候不是上好,她们也谈不上江南水乡的天生丽质,但自从踏入青藏高原,她们几个人的脸还是变成了美丽的高原红。
对青藏高原我有很深刻的记忆。前两天卫生大扫除,翻出了我在那里执行任务时写给爱人的两封信。那时部队刚从格尔木转点到雁石坪,我所带领的连队还从未经受过高原施工的考验,加之爱人即将临产,那种巨大的压力和复杂的心情,即使现在落在我的头上也无法承受和排遣,真不能想象那时二十多岁的我,是以怎样的毅力度过了那段时光。
爱人生下儿子后的第三天,有一个新分配的排长把消息带到了不冻泉,我一高兴,在工作之余叫了几个战友小酌,一个激动没有控制住情绪,喝得有点多了,浑身不舒服,输了一晚上的液体才有所好转,那可是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的高原,稍有不慎是会要命的。团长知道情况后,一蹦三丈高,在电话里把我好一顿臭骂!如今儿子已是一名大三的学生,才六十多岁的团长,却因早年落下的病根得了老年痴呆症,想来着实令人唏嘘!
从不冻泉向唐古拉山口转点时,因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任务艰巨,官兵们出现了程度不同的高原反应,加之车辆事故频发,全团被压在不冻泉三天。当时,团长到格尔木开会,部队整体处于休整状态,我看暂时也不会有大的任务,就带着我们连唯一的一辆东风141上了沱沱河,正好遇上了因部队被滞从格尔木往施工点赶的团长。团长把小车停在离我一公里的地方,让我跑步向他报告。高原跑步一公里,可真不是开玩笑的,差点要了我的小命。更要命的还有一次,部队在离格尔木三百多公里的地方休整时,我和战友小张搭青藏线上的货车到格尔木给家里打电话,返回时天色已晚、冰雪交加,搭不上顺车,无奈只好躲到一个桥洞里,远处狼嚎起伏,情势十分危险,幸好遇上了两个操着民勤口音的高速巡警把我们送回了营区,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在唐古拉山口,老哥他们团的一个战士周光远牺牲了,因为放心不下我,就买了红景天等许多高原必用药品,专程到连队来看我,反复叮嘱我注意身体!而我嘴上答应得很好,心里却不以为然,每一个阶段任务结束后,还是会组织弟兄们喝上一场,六七十度的青稞酒,我一次就能喝掉一瓶。也许人一旦处于那样的环境下,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那时我们全连官兵平均年龄也就二十出头,却把人生最壮丽的画卷镌刻在了青藏高原。整整二十一年过去了,当年在青藏高原鏖战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每每想起都会热血沸腾,至今仍然是我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如今时间长了,偶尔也会小酌几杯,但早已品不出青春的味道,不复当年的豪情了!
有时静下心来一想,那时我们到高原执行任务,真是不管不顾啊!父亲体弱多病,母亲半身不遂,爱人临盆待产,可命令一到,还是毫不犹豫地说走就走,其实谁没有个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呢?那个长眠在青藏高原的我们的战友周光远,当他的父亲千里迢迢来看他最后一眼时,没有给部队提任何要求,只是把他的小儿子留在了他大儿子周光远的战位上。记得部队完成任务回撤时,我们全体官兵在周光远烈士墓前庄严宣示,一定要把烈士的红色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广大,不辱使命,苦练本领,奋勇向前,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也许正是有了这种精神的传承,注定了一个军人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会义无反顾,打起背包就出发。
姐妹们的一次旅游,竟然勾起了我这么多的回忆。想想看,一切都来之不易,的确应该好好珍惜!啥时有空了能够再上一次青藏高原,当然是以旅游者的身份,携着爱人和儿子,也许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吧!
新闻推荐
社区为平台 社会组织为载体 社会专业人才为支撑金川区“三社联动”试点工作初显社区治理新成效
(实习记者张珊李峰)今年,金川区不断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积极建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三社...
金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昌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