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文殊镇“致富果”鼓了“钱袋子”

甘肃日报 2021-09-01 04:32 大字

本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俊勇)时下,正值果蔬采摘季。在嘉峪关市文殊镇河口村红心火龙果种植大棚里,农户们一大早就开始采摘、分拣、运送。

“火龙果种植一定要保证室温、保持土壤水分,基本上是第一年栽,第二年悉心培育,三四年就成林了。”河口村三组村民闫小龙说,自家种植的红心火龙果主要以观光采摘和市场零销为主,每亩收入可达4万元。

河口村从2015年开始打造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并积极发挥“乡村旅游”优势,以产业致富带头人帮带村级经济发展,引导群众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打造多家火龙果采摘园。目前,全村参与火龙果大棚种植10户,预计年收入可达40万元。

文殊村积极加大宣传力度,设计杏园指示牌,升级包装盒,增设“杏脯”“杏干”宣传内容,增加冰袋、网套储存设施,开拓了线下、线上销售渠道,确保李广杏远销外地。

“怎么也没想到村里的杏子能让南方人吃上,我一定要把品质最好的杏子卖给他们。”文殊镇文殊村村民魏学军高兴地说。

今年,文殊村李广杏产量30万斤,收益96万元。目前,文殊村已形成特色林果李广杏产业,并成功举办两届采摘节。

文殊镇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莓、油桃、樱桃、人参果等采摘农业,推行种、产、销、观光一体化经营。同时,打造“文殊优品”等线上平台,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发展客户、争取订单,极大提高了农产品的销量,为村民们铺就了一条绿色生态致富路。

新闻推荐

公正司法 一心为民 嘉峪关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俊勇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嘉峪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人民满意为目标,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

嘉峪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嘉峪关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