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

甘肃工人报 2020-12-21 18:19 大字

本报记者茹佳佳

“寒来暑往”是她护河的坚持;“一心一意”是她护河的态度;“让人放心”是她护河的成效。她说这是一种责任感,也是使命感,既然当了河长就不能徒有虚名不做事。每天有空就要去责任河道转一转、看一看,这样心里才踏实。

长年巡河守护河湖健康

方芳是嘉峪关市关城景区的一名护河员,在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负责九眼泉湖和遗产公园景观湖相关工作统筹协调、宣传造势、迎检备检等多项工作。九眼泉湖主要是由地下泉水涌泉形成湿地,通过人工修筑堤坝形成的“人工湖”,面积约为7.5万平方米,水深约为3米,容积约为22万立方米。遗产公园景观湖面积为20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为8万平方米,库容19.5万立方米,主要作用为景观观赏及灌溉用水,年供水量为81万立方米。九眼泉湖作为关城景区重点参观节点,日常巡湖的任务十分繁重。

在工作中,方芳协同河长办和防汛办对每项工作都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一项一项抓落实,从没有一点马虎,侥幸心理。对于九眼泉湖和景观湖的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存在的问题都反复排查,从

细节抓好了河长制工作的执行和落实。方芳说:“巡河工作不能有一点马虎、侥幸心理,如果不及时巡河,湖上的问题就发现不了,久而久之,整治好的水质又变差了。”

坚守一线湖河景区同治

方芳经常加班加点,坚守巡湖一线,既当巡河员,又当保洁员。为使景区河长制工作长效化规范化,方芳经常在休息日、下班后、工作间隙带着她的巡湖记录本和相机详细记录湖面的漂浮物、湖坡垃圾及时反馈公司领导按管理权限交办、督办。

九眼泉湖作为5A级景区内的重点参观节点,沿湖往来游客众多,时有游客随手向湖内丢垃圾的情况发生,严重影响湖内水质及景区环境。方芳采用在景区LED电子屏滚动播放河湖保护宣传标语、为游客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游客及景区职工宣讲政策,认真听取热心游客和市民的意见建议,劝导并阻止游

客向湖内乱扔垃圾,保证了九眼泉湖和遗产公园景观湖水清、水净。

探索创新只为河净水美

巡河虽累,但心里美。每每看到两个湖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方芳比谁都高兴。在她看来,最自豪的是周围群众对自己工作成果的点赞。水更清、岸更绿,是她努力工作最好的回报,青山绿水倒映在湖中,也映着她欣慰的笑脸。

都说巡河员工作难做,但方芳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任何事,只要肯下功夫、方法得当就不难。在工作中,她还是个有心人,通过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建立了河道档案,形成了“一湖一档”;制作了公示牌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督促。

自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方芳积极主动做好河长制相关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丰富宣传形式,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探索长效管理新方法,巩固工作成果,提高了河长制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

率。组织景区职工开展河湖清洁,使景区周边环境卫生有较大改观。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大力宣传河长制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在河长制工作中取得的显著成效,通过宣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河湖保护,用典型的力量推动河长制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她还充分利用景区公司现有电子显示屏滚动发布有关河长制工作的宣传信息和提示,在关城景区显著位置悬挂河湖保护宣传横幅。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快、实效强的强特点,及时发布“河长制”工作信息,宣传“河长制”创新政策,增强“河长制”工作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引导游客爱护河湖,文明旅游。在方芳的监督治理下,河道面貌焕然一新,得到了周边群众的充分认可。

保护好每一条河道,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民众的期盼。作为一名护河员,方芳时刻铭记自己是基层一员,坚持为群众服务的宗旨,为河道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作为一名女同志,她在工作中勇于克服困难、任劳任怨,时刻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履行自己的职责,她坚信只有勇于挑战、超越自我,才能谱写出人生美好的篇章。

新闻推荐

嘉峪关市百名小学生零距离接受普法教育

本报嘉峪关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徐俊勇)嘉峪关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日举办法院开放日活动,嘉峪关市南湖小学100余名小学生及...

嘉峪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嘉峪关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