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戈壁砥砺奋进

甘肃日报 2019-09-09 02:12 大字

改造后的惠民小区。

索通公司预焙阳极生产项目。

硕果累累。

嘉峪关东湖旅游景区。本版图片均由嘉峪关市委宣传部提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文博

历史无声,岁月有痕。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祁连山下、讨赖河畔、万里长城之边,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一批又一批勤奋的产业工人和劳动者,从四面八方汇集于此,立志钢铁报国,用辛劳汗水、满腔热血甚至宝贵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嘉峪关儿女更是开山辟路、披荆斩棘,用勤劳的双手在祖国大西北这片广袤的戈壁滩上,开拓出一方欣欣向荣的新天地,筑造起一座享誉中外的戈壁明珠新城。

如今的嘉峪关,已不再是那座冷冰冰的边关,不再是那片荒凉寂寥的戈壁滩。

从“一钢独大”到“百花齐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文博

“春风送温三月天,戈壁健儿立誓言;为把三九建设好,不怕天寒沙打脸。”1966年,26岁的于宝华从部队转业来到酒钢(曾更名三九公司)镜铁山矿工作,触景生情编了这样一句顺口溜。

因矿设企、因企设市、因关得名。嘉峪关市的兴起,是从开采深埋在地下亿万年的镜铁山矿石开始的。

从1958年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3万多名建设大军集结在嘉峪关下的戈壁荒滩,他们搭起帐篷,挖出地窝子,安营扎寨,在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下,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创业史。

1970年10月1日,酒钢炼铁厂1号高炉建成投产出铁,结束了酒钢建厂12年没有出铁的历史。这一天,被永远地载入酒钢辉煌蝶变的史册之中。

1985年12月24日,酒钢炼钢厂1号转炉炼出了第一炉合格钢水。

2000年12月20日,“酒钢宏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挂牌交易……

60多年来,在“艰苦创业、坚韧不拔、勇于献身、开拓前进”的“铁山精神”指引下,酒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如今,酒钢集团已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既有钢铁产业又有有色产业的大型国有企业。拥有年产1100万吨钢(包括120万吨不锈钢)、175万吨电解铝和3365兆瓦自备火电装机容量的强大工业生产能力,伴随着金属复合板、锌铝镁板、超级双相不锈钢等高端产品的成功研发,酒钢公司钢铁产品已经成功打入了手机、家电、汽车、核电等先进制造领域,成为一家技术先进、实力雄厚、多元化、国际化的大型企业集团。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酒钢集团的强劲带动下,嘉峪关工业现代化经济体系日趋完善。然而,长久形成“一企独大”“一钢独大”的工业产业格局也存在抗风险能力低、经济韧劲差的“先天不足”。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嘉峪关市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和新时代构建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带来的战略机遇,狠抓工业产业体系的完善和产业链条的延伸,初步形成了以冶金工业为主体,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电力、装配式建筑、食品酿造等全面发力的现代工业体系。

装机容量779兆瓦,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的嘉西光伏产业园顺利建成;中核科技城和中核军民融合高技术装备制造产业园正在规划建设;鑫海成大数据中心等项目成功引进;装配式建筑智能制造基地、高精度交通用铝板等项目全力推进……嘉峪关市正在实现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智能工业、信息工业的转变。工业,这一嘉峪关市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正在变得日益强壮和健康。

从“地窝子”到高楼雅居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文博 通讯员 李多进

1958年12月,酒钢正式开工,一批批建设者聚集在雄关脚下,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下为共和国的钢铁事业不懈奋斗。顶烈日、冒严寒、战戈壁、抗风沙,当时的建设者们,住着“地窝子”“干打垒”,睡着“马架房”……

嘉峪关城市博物馆展出的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一幕幕场景,充分展现了酒钢人“艰苦创业、坚韧不拔、勇于献身、开拓前进”的创业精神,他们用青春和年华、心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支支动人的创业新曲。

进入70年代,随着酒钢不断发展壮大,带动了各项产业的发展,酒钢建设者的生活条件也由此得到了很大改善。原先朝夕相伴的“地窝子”“干打垒”成了历史,一排排崭新的平房在雄关脚下拔地而起。

“那时候,酒钢建设的平房大多由青砖、土坯砌成,十分洋气。每户三四十平方米,包括两到三间卧室和厨房。但是只有双职工才有分房资格,单身职工和家属户口不在本市的只有羡慕的份。”回忆起当年生活场景,酒钢退休职工张克增老人感慨万千。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酒钢和嘉峪关市属单位开始大量修建楼房。为了满足更多人的住房需求,那时的楼房,每户居住面积不大,平均五六十平方米,最大不超过100平方米,被称为“鸡窝楼”,有的家庭几代人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十分拥挤。

进入新世纪,酒钢平房和“鸡窝楼”逐渐被甩到历史潮流的末端,成为寄于高楼大厦之下的棚户区,与这座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格格不入,棚户区落后的生活条件、残缺的基础设施、脏乱的环境卫生也成了老百姓日常诟病的话题。搬离、拆迁棚户区,成为当地老百姓的迫切愿望。

2015年9月15日,嘉峪关市棚户区改造动员大会召开,一场史无前例的棚改攻坚战拉开序幕。嘉峪关市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金融支持、滚动发展”的运作模式,坚持“先补偿后拆迁、原地安置为主、易地安置为辅、先规划后建设”的工作方式,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进程,努力实现全市棚户区居民从“忧居”变“宜居”的总体目标。

2015年至2017年,全市10171户居民实现了“以危换安、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的“新居梦”,彻底改变了棚户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也改善了城市面貌。一座座新建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矗立戈壁钢城,一张张乔迁新居的笑脸如花儿般绽放……

在推进棚户区改造的同时,嘉峪关市还不断加快涉及31014户居民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截至去年,全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9.5平方米,住有所居、住有优居、住有美居的目标正在变成现实。

“嘉峪关绿”的成长史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文博 通讯员 杨亮

在嘉峪关关城东南一公里处,国道312(阳关路)与兰新路交叉口的左侧,八棵大白杨一字排开,宛如守护嘉峪关西大门的“哨兵”。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些“哨兵”威武雄壮,伟岸挺拔。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嘉峪关绿’的成长史就是从这‘八棵树’开始的。”93岁的新中国第一代公路人郑占乾喜欢来八棵树旁悠闲散步,每当望着一排曾经用汗水浇灌过的“绿色城墙”,他的内心总是难以平静。“我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昔日的戈壁荒滩,如今竟如江南水乡一样,被绿色围绕。”郑占乾感慨地说。

诚如郑占乾所言,曾经的“八棵树”,如今已经被林木葱茏的绿色包围。从“八棵树”到“满眼绿”,八棵大白杨见证着嘉峪关人的豪迈和顽强,见证着嘉峪关“绿色奇迹”的抗争和不屈;更见证着嘉峪关“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精神的奋进史。

“一滴水对准一块石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滴下去——这才造就出滴水穿石的神奇!”直到今天,在每年春季的2月20日到5月15日,秋季的10月20日到11月20日,嘉峪关人植绿的活动从未停止过。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嘉峪关市空气优良天数为155天,比率达到85.6%,综合排名全省第四。这一良好生态效果的取得,无疑与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播绿、护绿的奋斗息息相关。

生态文明是实现嘉峪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关系嘉峪关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自建市以来,嘉峪关始终以改善生态面貌和优化人居环境为根本,不断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统筹治理,截至目前,嘉峪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9.2%和40.3%,在全省名列前茅。

成绩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一理念,在嘉峪关市早已形成共识。

在嘉峪关市园林绿化大队队长张东菊看来,植上了绿、播上了绿,更要管好绿、护好绿。从“黑白灰”到“满眼绿”,与“绿”打交道33年的张东菊比旁人感触更深。每当天气突变,刮起大风,张东菊都会在内心暗暗祈祷:“希望林木不被刮倒,树枝不被折断。”

打造绿色生态之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植绿、护绿、守绿的征程上,嘉峪关一直在努力着。

绿色田野孕育希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文博 通讯员 朱玲

从野麻湾村的大西瓜到泥沟村的胡萝卜,从峪泉镇的奇石到长城村的肉牛养殖,从黄草营村的玉米制种到河口村的农家乐,雄关大地农业五彩斑斓。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嘉峪关市农村从凋敝落后到繁荣昌盛,农业从缓慢发展到插翅腾飞,农民从食不果腹到追求富裕,“三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介绍,建市之初,嘉峪关市的农业发展水平还相当低,生产技术落后、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滞后,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1978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97万亩,蔬菜等经济作物1.52万亩,粮、经比为77:23,仅以满足口粮生产为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嘉峪关市紧跟市场经济的发展,实施农业优种工程,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着力调整农林牧结构和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比重,发展了黄草营村马铃薯、野麻湾村西瓜、嘉峪关村大葱、河口村温室蔬菜、新城镇洋葱等一批专业村和专业镇。

吃饱吃好还不行,得让农民富起来、农村强起来。2000年,嘉峪关市委、市政府提出“两高一优”“两品一游”城郊型农业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千元田”“万元院”工程,畜牧良种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等重大项目,积极推进特色林果基地、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场)建设,大力发展洋葱、精细蔬菜、西甜瓜、高效制种、乡村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近年来,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嘉峪关市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指导3个试点村开展6项股份权能改革,成立股份制合作社3个,并逐步向全市推开。与此同时,还培育形成野麻湾“三变+戈壁农业”、新城“三变+土地流转”、河口“三变+乡村旅游”等多种经营模式。积极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应用项目,引进草莓、樱桃等新品种42个,推广农业节水、防病、育苗等新技术7项,落实育苗温室600余座,培育农业观光、生态采摘等优势产业,有效推进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引导农户发展乡村旅游,建成乡村民宿46家,农家乐85家,农村居民非农收入超过50%。

一串串连年增长的数据、一个个宜居生态村庄、一张张农民的笑脸……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绿色画卷,正在嘉峪关市农村广袤大地上徐徐展开。

新闻推荐

天下第一雄关 扼守丝绸之路要冲

“游客朋友们好,你们需要解说吗?如果需要,我会为你们解说。”8月21日上午,甘肃省嘉峪关市城市博物馆,一名挂着“志愿服务...

嘉峪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嘉峪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