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之城活力之都
笼式足球比赛。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文博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嘉峪关市委宣传部提供
音乐喷泉。
热气球嘉年华。
城市交通四通八达。
精彩的文艺表演。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师永红
嘉峪关市图书馆。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毛富
篮球比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文博
嘉峪关,一个被历史和未来深情凝视的地方。这里既有巍峨矗立的天下雄关,又有白雪皑皑的壮丽雪山;既有“醉卧沙场君莫笑”的豪情,又有“葡萄美酒夜光杯”之柔情,历史沧桑的厚重感与现代文明的时尚感交相辉映……
在这个古丝绸之路重镇和新亚欧大陆桥上的交通要冲,勤劳智慧的人民充分利用历史和大自然赋予的雄厚文化旅游资源,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精彩纷呈的文化旅游盛会,紧张刺激的大型体育赛事,每年超过千万人次中外游客慕名而来……
嘉峪关市根据城市定位和产业特征,以文化旅游体育产业相互融合为突破点,构建“大旅游”“大文化”“大体育”“大产业”发展格局,打造具有嘉峪关特色的旅游文化体育品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嘉峪关,正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这里有诗也有远方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文博
千百年来,滚滚的历史车轮给嘉峪关留下了深深的文化印迹:巍峨壮观的“天下第一雄关”,“断崖千尺,长城之源”的天下第一墩,铁壁悬空、似长城倒挂的悬壁长城,生动再现驿使奔驰、商旅云集真实场面的魏晋壁画墓……这座不到3000平方公里的小城,蕴藏着50余处著名历史文化遗迹。
“这是我第一次夜晚游关城,较之于白天关城的庄重,夜晚的关城更为瑰丽多彩,是一场别具风情的文化盛宴。”夜幕下,嘉峪关关城的美景让市民曹丽流连忘返。今年5月1日起,嘉峪关关城景区正式开启夜游模式,向游客开放时间延长至23时。
嘉峪关市今年还推出了关城、天下第一墩、悬壁长城、紫轩葡萄酒庄园4大景区门票三日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给了游客更多机会、更多时间和更多优惠,让他们放慢脚步,尽情体会嘉峪关深厚而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嘉峪关市把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城市转型发展的突破口,统筹推进“景城一体化”,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以旅游彰显地域文化。同时,借助文旅融合的新契机,坚持能融尽融,能融全融,整合特色资源要素,挖掘特色文化内涵,提升全域旅游品质,着力构建景城、产城、城乡一体化全域旅游新格局,使嘉峪关市的文旅融合正迈开大步,快速向前。
文旅产业,既需要从细处雕琢,做出味道,又需要从大处谋划,实施大项目。如此一来,才能保证整个产业量质齐飞。
嘉峪关市围绕构建文旅商体“四轮驱动”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坚持“大招商、招大商”。继2012年成功招得总投资22亿元的“嘉峪关方特欢乐世界”这一西北地区最大主题公园项目之后,嘉峪关市在2015年6月又同深圳华强集团再次携手,共同投资31亿元打造国内唯一以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为主题的高科技乐园——方特“丝路神画”主题乐园,持续放大“方特效应”。
方特欢乐世界与嘉峪关关城共同构成了“一古一今、一新一旧、一动一静”的两大旅游主体。随着方特欢乐世界、中华孔雀苑、紫轩葡萄酒庄园、关城文旅小镇、世界文化遗产公园、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的相继落地,有力带动了嘉峪关市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市经济转型取得实质性突破。
目前,嘉峪关市的旅游格局由“过境游”转变为“过夜游”,由“观光游”转变为“体验游”,由“团队游”转变为“自助游”,实现了从“门票经济”向“休闲消费经济”的转变。2018年,嘉峪关市累计接待旅游人数达1047.9万人次,同比增长22.26%,旅游收入73.9亿元,同比增长29.03%。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借旅游之船出海,而旅游借文化之根立足。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如今,在雄关大地上,一幕幕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大戏正精彩上演。
水在城中人在景中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文博
夏日傍晚,人们三五成群相约来到平坦开阔秀美的讨赖河畔,或观景,或拍照,或倚栏闲聊;伴随着曼妙的音乐,讨赖河上大型彩色音乐喷泉喷射着数十米高的缤纷水柱,与南岸雕梁画栋的夜光楼一起,形成河楼相依、水幕迭起、光影摇曳的美景;不远处,新文大桥上霓虹闪烁,缤纷的灯光倒映在河中,光影交错分外好看——讨赖河生态文化景区已然成为嘉峪关市最具人气的地方。
谁能想到,2010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乱石荒滩。
以2010年为节点,嘉峪关市投资8亿元,实施讨赖河嘉峪关市区段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经过近3年的建设,6.5公里长的讨赖河市区段建成连续水面景观,营造水面97.5万平方米,蓄积水量62万立方米,完成堤顶硬化、两岸绿化和亮化13公里。昔日荒芜的河滩整治成了美丽胜景,与远处的祁连雪山相映生辉。
近年来,嘉峪关市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宜居、“湖光山色、戈壁明珠”城市这一目标,先后修建了20余座人工湖、110多处公共绿地,城市人均水域面积达27平方米。围绕人工湖,又建设了迎宾湖旅游园区、东湖生态旅游园区、明珠河公园、讨赖河公园等公园7座。这些人工湖泊淡季蓄水、旺季用水,在满足城市绿化和工农业用水需求的同时,也起到调节城市气候、美化环境的作用。
“对嘉峪关印象最深的是将水用活了,用绿了,用靓了!”提到嘉峪关,不少游客纷纷为这座水韵之城点赞。
纵观嘉峪关的城市发展史不难发现,它不仅是一部人与水的关系史,也是一部开发、利用、保护、改善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历史。
近年来,嘉峪关市更是坚持走生态立市之路不动摇,把推进河长制湖长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加强水利建设和水资源管理,引流成河、蓄水建湖,认真做好水的事业、绿的文章。
“一江碧水穿城过,半城草木半城湖。”登上嘉峪关城市地标建筑——西部明珠气象塔,极目远眺,碧湖清波荡漾,绿水九曲蜿蜒,“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秀美画卷徐徐铺展开来。
体育之花绽放戈壁钢城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文博
清晨,迎着第一缕阳光,嘉峪关市民来到迎宾湖畔,晨练、放歌、跳舞。傍晚,沐浴着阵阵清风,在东湖浓密的林荫下,市民们或跑步或散步,惬意自在。
近年来,嘉峪关市相继建成各级各类体育场馆(地)257个,建成田径场24个、大型体育场馆9个、主题公园5处、广场4处、全民健身中心34处、健身路径2530条。截至2018年底,全市体育场地总面积50余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2.18平方米,形成了布局合理、种类齐全、衔接配套的体育场馆设施。按照社区、公园、农村“三个全覆盖”的要求,将体育基础设施建到群众家门口,使广大群众出门就能健身,全市体育场馆基本实现对外开放或免费开放,初步实现“十分钟健身圈”。
夏日的嘉峪关,是瑰丽多姿的休闲旅游之城,同时也是活力四射的品牌赛事之都。青少年五人制足球锦标赛、笼式足球国际邀请赛、“一带一路”铁人三项赛、全国机器人运动大赛、全国U21青年女子篮球锦标赛预赛……一系列国际国内重量级品牌赛事在嘉峪关相继举办,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特别是体育界人士,他们不禁感慨:没想到戈壁深处的嘉峪关这样漂亮;没想到嘉峪关的体育设施如此健全;没想到健身理念在这个戈壁城市是那样深入人心。
体育搭台,经济唱戏。嘉峪关市整合各类有效资源,将体育与文化、旅游、城市建设、服务业、招商引资等密切结合,做大做强体育产业。
据统计,2018年嘉峪关市体育产业产值达到1.7亿元,其中休闲健身产业和体育教育培训发展提升较快,各占比值的10%;体育用品销售占比16%;体育相关服务占比44.6%。随着大众体育消费意识的提高,体育健身休闲消费、运动户外用品消费、运动服装、用品用具消费市场大幅增长,2018年嘉峪关市人均体育消费已达576元,连续两年突破体育用品制造突破千万、赛事拉动体育消费突破千万的“双千万”成绩。
体育之花,绽放在生机勃勃的戈壁明珠城,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
爱心热潮涌雄关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文博
志愿服务是展现一座城市文明风尚的新标志,志愿者是文明城市创建的生力军。
走进古丝路重镇、戈壁生态之城——嘉峪关,你会欣喜地发现,这里不仅有碧空万里的“嘉峪关蓝”,协调发展的“生态绿”,还有随处可见的志愿“红马甲”。
如今,志愿服务精神已融入嘉峪关的文明血脉,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我会修电器,大家电器出了问题可找我维修。”“我喜欢书法,也有些研究,家里有小孩想学的可以到社区书画室找我,不收学费。”……在嘉峪关市永乐社区贴吧,类似这样提供无偿志愿服务的便笺还有很多。
“王大爷一个人住,腿脚又不利索,每天路过王大爷家,我都会敲敲门,看看他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永乐社区“关爱老人”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司海琴介绍,社区已经结成这样的“暖心”帮扶对子60余对。
目前“社区贴吧”“心愿墙”在嘉峪关市各个社区推开建设,志愿服务氛围渐浓。同时,志愿者走近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孤儿、残疾人等困难弱势群体,在生活照料、亲情沟通、医疗保健、信息咨询、文体娱乐等方面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帮扶对子,身体力行,引导更多人投身志愿服务,保障志愿服务常态化、日常化。
党员志愿服务队、消费维权志愿者队、快递“1+N”志愿者队、敬老爱幼志愿者队、助残志愿者队、环保志愿者队、“520”爱心志愿服务队、张国平爱心公益团队、“爱心之旅”志愿服务队……在嘉峪关,一个个有道德高度、有城市温度的志愿服务队伍,形成了志愿服务“磁场”效应,成为推动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截至目前,全市共注册志愿者5.57万人、志愿服务组织256支,发起志愿服务项目1116项。
文化活动广场上,志愿者们教辖区居民跳锅庄舞、为辖区居民放电影;社区内,志愿者们为居民举办金婚庆典、生日会;空巢老人家中,志愿者们为老人打扫卫生;辖区网吧里,志愿者们义务监督……他们捡拾一块块垃圾,铲除一片片小广告,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用一点一滴的行动,感染着、感动着社区的每一个居民,赢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随着嘉峪关市志愿服务制度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人可为、处处可行、时时可做志愿服务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也成为城市文明最好的诠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苏海琴)近日,经嘉峪关市银行业协会检查组达标评估,中国银行嘉峪关雄关广场支行以974分的得分位列参评机构第一名,...
嘉峪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嘉峪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