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人圆了绿色梦

甘肃经济日报 2019-08-29 01:31 大字

本报记者吕霞

三天前,嘉峪关市林草局的工作人员接到了一位已退休多年的老职工的电话。这位年近80的老人说,自己在花海农场种了些梨树,现在果子已成熟,请林草局的人员去免费采摘。这位退休职工是当地林草业的老前辈,他的举动深深地打动了林草局的每一个人。

“古稀之年还在不断种树,植绿,我想这就是嘉峪关林草业能取得现在成就最根本的基础之一。林草人就是要圆雄关人的绿色之梦。”8月28日,在“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全媒体集中采访嘉峪关市见面座谈会上,该市林草局副局长王丽红动容地说。

迎难而上 向戈壁荒漠要绿色

至今,嘉峪关都流传着“八棵树”的故事。嘉峪关市境内属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干旱少雨,年均气温6.7℃-7.7℃、降雨量85毫米、蒸发量2149毫米、日照3000小时。生态环境薄弱,自然条件恶劣,属国家土地荒漠化严重地区。“风吹石头跑,遍地没有草,树上没有鸟”是多年前嘉峪关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1952年初春,风沙弥漫,乍暖还寒,新中国第一代养路人郑占乾工作之余,号召职工和家属在简陋的道班工房前种了一排杨树,以阻挡风沙对房屋的侵害,他们用炉棍和铁勺挖开坚硬的砂土,把刚刚返青的杨树枝条埋了进去。不曾想,这些枝条从那时候起,就把稚嫩的根系扎进了戈壁,在一代代养路人的精心呵护下,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岁月更替,几经沧桑,后来剩下了八棵。

“‘八棵树’精神昭示了嘉峪关人的顽强意志,越是环境恶劣,越要保护环境、治理生态;越是环境基础条件差,越要迎难而上。”王丽红告诉采访团。

建市初期,沙漠、戈壁、厂房是嘉峪关这座城市的主要景观,戈壁滩上零星分布着芨芨草、骆驼刺、野芦苇、白刺等戈壁沙区干旱植物。1966年起开始植树造林,直至改革开放初期,嘉峪关的生态环境建设都仅仅停留在原始的、以防风固沙为目的的单一绿化模式,树种主要以杨树、沙枣树等防风固沙树种为主,仅有的绿地分布在公路两侧、酒钢厂区、单位庭院及农田边缘。城区公共绿地、专用绿地、街头绿地所占比例很小,城市绿化覆盖率仅为4.9%。

面对如此严酷的自然环境,历届嘉峪关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在干旱少雨的戈壁荒漠地区发展经济,改善生活,就必须坚持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战略,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努力,坚定信念、矢志不渝,开展向荒漠要绿色、在戈壁建家园的绿化“接力赛”!

在这种精神和士气的鼓舞下,嘉峪关人民克服了种种困难,连续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运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大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森林资源保护、林业产业建设陆续展开,开始为当地城镇居民带来生态红利。

(转7版)

新闻推荐

嘉峪关:华丽转身建成生态宜居之城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甘肃篇》昨日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嘉峪关市因建设生态宜居之城而成为其中焦...

嘉峪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嘉峪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