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霞舌尖上的记忆●
“四菜一汤”是我们老家一直流传的小康生活的标准。我的老家在河南农村,我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关于吃上“四菜一汤”就是过上了小康生活的说法,不知是从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只知道大家对此深信不疑。
80年代的农村,虽然已经包产到户,但粮食产量低,还要交公粮,交完公粮,所剩粮食是不够吃的。幼时,父母总是早出晚归,他们不吝汗水与辛劳,比照顾孩子还要尽心地侍弄着家里的几亩薄田,只盼望着黑黝黝的土地上能多收一点,让全家人不至于饿肚子。
物质贫瘠的年代,能够吃饱是大家对生活的基本诉求。而“吃”,对孩子来说,似乎永远散发着无尽的诱惑与魔力。在我的印象中,每日的饭菜单调且循环。早饭经常是“红薯玉米糁”。在那个“这院到那院,吃的红薯面”“这屋到那屋,喝的玉米糊”的年代,日复一日地吃着相同的饭,即使再香甜可口的红薯玉米糁也变得“面目可憎”了。庄户人中午是肯定要吃顿“芝麻叶面条”的,否则就会感觉干活没有力气。勤劳的父母在芝麻快成熟的时候,把芝麻叶子捋下来,用水焯了,用手揉了,晾干备用。农忙时,就泡些芝麻叶,用盐一腌,顺着面条下进锅里。“芝麻叶,哭咧咧,有后娘,就有后爹”,这句谚语是用芝麻叶的苦味儿比喻那些没娘孩子的凄苦命运,但也传神地表现了芝麻叶的味道之苦。因其苦味,我总是拒绝吃芝麻叶,每次吃饭时,总是让母亲把芝麻叶挑走,母亲则会亲昵地对我说:“女娃子多吃点芝麻叶,头发就会又黑又亮,那才好看呢!”。在半信半疑中,我将芝麻叶放进嘴里,慢慢嚼着,感觉真有那么一股绵绵的香味儿从苦味中浸出来。晚饭一般是吃“面疙瘩”。所谓“面疙瘩”,是将白面和成均匀糊状,慢慢倒入锅内,在滚水里迅速搅拌,如果再淋上两个打散的鸡蛋,那称得上是“奢侈”的美味,一口汤入口,顿觉整个味蕾都舒畅起来了、快乐起来了。偶尔吃上两个鸡蛋是被理解的,倘若经常吃就会被大家嘲笑为“败家”了。那时,鸡蛋是舍不得吃的,辛辛苦苦喂养的鸡下了蛋,要攒起来卖钱做全家零用钱的。
能够敞开肚皮尽情地吃大白馒头,是大家心向往之的妙事。那时,麦子产量低,亩产仅500来斤,交完公粮,所剩无几,白面馍馍是断断不能连着吃的,只有在过年、建房或者家里来客人时,父母会“奢侈”地蒸上几锅大白馒头,否则白面吃光了,“关键时候”没有白面吃,是很掉面子的事。
老家建房,全是五邻四舍来帮忙,不用付工钱,把饭管饱就行。记得那年我家建新房,母亲把省下来的白面做成一锅又一锅白白胖胖的馒头,招待前来帮忙的左邻右舍。大家围着刚出炉的、热气腾腾的大白馒头,不顾形象地狼吞虎咽。“要是天天能吃上这样的大白馒头,那才叫好日子!”大家边吃边七嘴八舌议论着,仿佛美好的日子如馒头般正蒸蒸日上。
当然,能够吃上肉,那是过节时的“专利”。每逢春节,母亲会很大方地买上十几斤肉,每天做饭放一点,让我们兄妹三人解解馋。每到吃饭的时候,三个小家伙眼睛像装了“雷达”一样,不停地在盘子里 “扫描”,一下筷子准能将肉从盘子里夹出来。
那时,最甜蜜的莫过于吃糖了。要是考试得了100分,父母便会用节省下来的钱给我买上几颗糖作为奖励。新买的糖是舍不得马上吃掉的,我把它们塞在口袋里,踮起脚尖一路小跑,那糖便会在裤兜里肆意蹦跳,丝丝缕缕的甜味就会顺着衣服蹿上来。把糖在小伙伴们面前“炫耀”一番,看着大家馋得直咽口水,才“咯嘣”一声把糖咬成碎块,大家分着吃,那甜甜的滋味儿,让我觉得生活的甜美从来就没有缺席。
最让人忘不掉的是8岁时我第一次吃上了口香糖。邻家翔哥中专毕业在城里分配了工作,假期带回一个城里女朋友,那女孩见到小孩儿就发一个长条状的小东西,告诉大家只能嚼,等嚼得没有了甜味要吐掉,还边说边教大家吹泡泡。小伙伴们嚼呀嚼,鼓起腮帮子吹呀吹,那甜甜糯糯的味道从牙缝里冒出来,让大家觉得生活到处都是甜蜜的泡泡。可惜的是,这么有趣的“口香糖”,商店里却买不到,于是几个小伙伴们便商量着自己“研制”。我们各自从家里“偷” 来一点面粉和牙膏,把面粉和了水,挤入点牙膏,揉成面团,捏成长条状,一个自制的“口香糖”做成了。放嘴巴里一嚼,满嘴怪味,但大家乐此不疲。因为家里的牙膏莫名其妙地少了很多,我们的“秘密”终是被奶奶发现了。奶奶哭笑不得地把我们几个“小馋猫”训了一顿:“看把你们下巴都馋掉了,想吃‘口香糖’,就要好好学习,也像翔哥儿一样端上‘铁饭碗’!有了钱,想吃什么买什么。”
奶奶的话成了我少年时代学习的原始动力。从小学、初中、高中,再到大学、读研,我不断努力,希望能够遇见蓬勃的自己,也能拥抱丰盛的世界。我也如愿以偿地“端”上了 “铁饭碗”。此时,物质早已丰盈,连农村商店的货架上都摆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吃食。父母也不再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土堆里“刨食”,他们利用离县城近的优势,在县城做起了小生意,日子过得很是红火。我也在嘉峪关这座怡人的小城里安了家,有了房,有了车,将日子过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而那些关于“吃”的记忆被安放在了时间深处。
弹指间,我已是快40岁的人了。住房周围就有超市,货架上吃的、用的应有尽有。鸡鸭鱼肉等过年才吃得上的“奢侈”食材,成了大家餐桌上稀松平常的菜肴。莫说是每天“四菜一汤”,就是“六菜一汤”“八菜一汤”也是习以为常的,这应该是达到了大家心目中小康生活的标准了吧!最为方便的是不想做饭了,手机一点,叫上几份外卖,或是一家人去附近的餐馆聚餐,省时、方便又吃得尽兴。
但不知何时起,大家对于“吃”有了不同的选择,吃粗粮、素食成了流行趋势。“穷吃肉,富喝粥”成为生活的写照。大白馒头没人吃,吃玉米面、高粱面等杂粮馒头成了一种时尚;餐桌上,迎合人们高油、高糖、高盐“原始喜好”的荤菜没人愿意沾,缺盐少油的素菜却非常抢手。人们的关注点从“吃得好”变成了“吃得健康”。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营养均衡”, 改革开放40年,“舌尖”上的味蕾见证着我们这些寻常人家,从生活贫困到走向小康的点滴往事。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雷昉谕)12月7日,市工信委组织市级信息化专家以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先后来到雄关广场、嘉峪关南站等处,对嘉...
嘉峪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嘉峪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