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实施精准普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 李多进
近年来,嘉峪关市全面落实“七五”普法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尊重普法对象的主体地位,在广大群众中开展“量身式+订单式”普法,对接法律需求,实现“精准普法”,不断满足新时代广大群众的普法新需求。
精准服务,实施法治惠民工程。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展了“律师进社区”活动,律师充当法治宣传员、法律咨询员、纠纷调解员,“一对一”“面对面”提供法律服务,为老百姓解疑释惑,从源头上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构架起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各级政法综治力量为资源,以人民群众为服务重点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成了集综合性与专业性为一体的“窗口化、超市化、一站式、全覆盖”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实现市、镇、社区(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行农村家庭法律顾问工作,全市76名律师与17个行政村的6196户村民实现了结对。通过发放家庭法律顾问联络卡、建立法律服务微信群,采取一对一服务、电话服务、网络服务、发布信息服务、上门服务及预约服务等多种方式,实现“线下”见面、“线上”联络,织密公共法律服务互联互通网络,让法治宣传教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精准治理,实施法治安民工程。各执法部门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专项治理活动,不断提高行业服务水平。安监、环保、交通、卫生、市场监管、文化、国土等部门,先后组织开展了“净网2017”、扫黄打非专项行动、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红盾护农保春耕”行动及食品药品安全、道路交通、环境卫生、成品油市场、危险化学品等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确保了重点领域有序监管、高效执法,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
精准创建,实施法治助民工程。在巩固和扩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学法用法示范机关”“依法办事示范单位”“诚信守法企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等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加强对已命名的各类创建单位的动态管理,通过自查、督查、审查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动态管理档案,提高创建质量和整体水平。先后有12个社区、7个村被命名为全市“民主法治村(社区)”,7个社区、11个村被命名为全省“民主法治村(社区)”,1个社区、1个村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村(社区)”。“七五”普法期间,环保局、工信委、安监局等3家单位被命名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兰新社区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莹)11月30日,嘉峪关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正式建成运行。新建成的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位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楼。中心...
嘉峪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嘉峪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