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转变”让嘉峪关成为戈壁明珠 访嘉峪关市委书记李忠科

甘肃经济日报 2018-12-10 01:00 大字

本报记者薛巍敏

从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为如今的戈壁明珠,改革开放以来嘉峪关都经历了哪些转变?12月7日,甘肃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媒体采访团专访了嘉峪关市委书记李忠科。

李忠科通过“三个巨大转变”向甘肃经济日报记者讲述了40年来嘉峪关发展转变的沧桑历程,介绍了嘉峪关在改善环境、民生等诸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

转变一:从工矿城市到工业旅游生态城市的巨大转变

“40年前的1978年,嘉峪关就是‘一城一企’,全市除了酒钢公司,没有多少像样的企业,全市可以说是一个大厂区;酒钢发展起来,拥有铁、钢、铝、机械制造、食品酿造等完整的产业链,也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目前,酒钢公司正在推进金属复合板、手机面板、双相不锈钢等新产品研发,毫不夸张地说,酒钢是我市发展的主心骨、动力源、代表作、大缩影。”李忠科告诉记者,说嘉峪关“因企设市”,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正是在酒钢带动下,40年来,嘉峪关全市产业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进步,2017年,经营主体达到2万多户,其中,非公经济市场主体就有22248户,生产总值从1713万元增长到210.99亿元、净增1231倍;财政收入由1100万元增长到40亿元、净增363倍,三次产业占比为2.2∶51.8∶46,产业结构发生历史性、根本性、全局性变化。

“目前,农业方面,全市10万亩耕地,主要以设施农业、精品农业为主;工业方面,向深加工、中高端、产成品迈进,光伏发电、铝制品精深加工、汽车整车制造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最近我们正在推进鑫海成大数据中心,积极引进华为云计算中心项目,加快中核龙瑞研发中心和生活基地落实我市;第三产业方面,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引入主题公园、仿古街市、通用航空等’挑大梁’产品,今年1至10月,全市旅游人数987万人,收入69.58亿元,继续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全年突破1000万人次已成定局。”李忠科说。

40年来,除了产业版图的巨大变化,就是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在昔日“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的戈壁荒滩上,建成迎宾湖、东湖、南湖等一批标志性生态工程。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9.2%,人均绿地面积、水域面积分别达到36.3平方米和28.6平方米,空气优良天数310天,湖光山色、亲水近绿、空气洁净成了嘉峪关这座戈壁城市的特色,这在4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

转变二:从边城小城向战略节点城市的巨大转变

李忠科向记者介绍,40年前的嘉峪关是一座人口少、体量小、实力弱的小城市,全市人口只有83660人,2017年常住人口增加到24.98万人,增长了近3倍,城镇化率达到93.45%,人口成倍增加,直观反映出城市发展的巨大跨越,以及实力和竞争力的显著提升。

(转3版)

新闻推荐

嘉峪关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会议召开丁巨胜出席张静昌主持

本报讯(记者朱玲)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双促双增”精准帮扶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等工作开展,12月5日,嘉峪关市推进乡...

嘉峪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嘉峪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