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之城 志愿之城 诚信之城 文化之城嘉峪关市实施“四城联建”行动不断丰富文明城市内涵 记者 李多进 实习生 李禹含

嘉峪关日报 2018-08-09 11:11 大字

本报记者 李多进实习生李禹含

2018—2020年,是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周期。为巩固提升嘉峪关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确保2020年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嘉峪关市不断深化文明城市提质行动,大力实施“好人之城”“志愿之城”“诚信之城”“文化之城”四城联建行动,不断丰富文明城市创建内涵,着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着力打造“好人之城”,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一是深入开展道德模范选树宣传。扎实组织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工作,力争获得全国、省、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称号人数更多;研究制定道德模范礼遇帮扶办法,建立关爱帮扶机制,树立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推进“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及身边好人交流活动常态化开展,让更多身边好人荣登“中国好人榜”,进入“甘肃好人”“雄关好人”,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深入推进“最美雄关人”宣传推广,使“最美雄关人”成为嘉峪关市先进典型人物的“储备库”,培育和打造一批“最美雄关人”工作室、服务岗,开展服务社会活动,示范带动更多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榜样精神。二是让“道德之声”广为传唱。通过主流媒体、互联网和百姓舆论场,广泛宣传爱国奉献、孝老爱亲、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等典型人物的事迹;开展先进典型人物进社区、进村镇、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军营巡讲活动,展示道德人物形象;依托“道德讲堂”“道德论坛”等活动载体和大剧院、雄关大舞台等各类平台,用文艺等形式歌颂道德之美,推动道德之声在广大群众中唱响,不断提升群众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实践的自觉性。

着力打造“志愿之城”,使“服务他人、奉献社会”蔚然成风。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行善立德”的志愿理念,扎实开展《志愿服务条例》学习宣传,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社会化工作模式,深入推进志愿服务进基层、到社区、入家庭。完善各级各类志愿者组织机构,推进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化以及志愿服务管理标准化、队伍专业化、项目品牌化。加强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引导市民遵守社会公德,做细做优以“邻里守望·情暖雄关”为主题的“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困难职工和残疾人”等志愿服务项目,组织文化、医疗卫生、法律、消防、环保、科技、教育等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和党员志愿服务进社区。加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岗)制度建设,重点打造一批学雷锋志愿服务基地。

着力打造“诚信之城”,不断提升公民诚信意识和社会诚信水平。加快建立完善“信用嘉峪关”社会征信系统,利用信用记录规范引导市民行为。加大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工作力度,每季度召开“共筑诚信·德润雄关”诚信“红黑榜”新闻发布会。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6·14”信用记录日、“诚信兴商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培育市民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深入持久开展诚信行业、诚信单位、诚信示范街区、诚信经营示范店等主题实践活动,重点在生产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窗口行业、食品药品企业等开展诚信主题创建活动,引导各行各业健全制度规范、行为准则、诚信守则。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推广诚信建设先进典型,同时,加大对失信败德行为曝光力度,切实把宣传教育与完善征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公民诚信意识和社会诚信水平。

着力打造“文化之城”,让文化雨露滋润文明之城。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不断完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做好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影剧院等专业性文化设施建设及城乡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扩大乡村舞台、文化大院、文体广场覆盖范围。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终身学习,着力建设书香城市。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市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开展“戏曲进校园(社区、乡镇)”活动,使中华民族戏曲文化在未成年人和群众中得以传承。

新闻推荐

嘉峪关市纪委调研三镇涉农领域 作风和精准帮扶工作

本报讯(李婷婷)7月26日,市纪委派出三个调研组深入新城、峪泉、文殊三镇,就基层政治生态建设、涉农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治理情...

嘉峪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嘉峪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