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神马鬼,腮红不好好涂在脸上,还有辣么多神奇妙用

谣言 2016-06-24 22:44 大字

[摘要]耳根、膝盖、手肘、锁骨、肩膀甚至还有咪咪,都可以上腮红?这都是些神马鬼,腮红不好好涂在脸上,还能有辣么多神奇妙用,真是瞬间觉得整个世界都不好了,之前辣么久腮红都

耳根、膝盖、手肘、锁骨、肩膀甚至还有咪咪,都可以上腮红?这都是些神马鬼,腮红不好好涂在脸上,还能有辣么多神奇妙用,真是瞬间觉得整个世界都不好了,之前辣么久腮红都白用了。但是你造吗,除了这些神牛的用法,腮红在整个彩妆领域中,都绝对算是前辈级别,我们的祖先,甚至研磨草药,只为脸上这一抹“天然红晕”。

神马鬼,腮红不好好涂在脸上,还有辣么多神奇妙用

说说腮红的起源

中国是最早使用胭脂的国家之一

胭脂,自古以来在东方文化中就是女性美的一种象征,中国是最早使用胭脂的国家之一,虽然对于胭脂的起源已经不可考,但可以确认的是汉代以后,妇女涂胭脂的习惯便开始流行起来,并始终未衰。

在公元前139年,汉武帝为了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派张謇出使西域。张骞此行,带回了大量的异国文化,包括西域各族的生活方式和民族风物,胭脂的引进,也在这个时候。

神马鬼,腮红不好好涂在脸上,还有辣么多神奇妙用

晋代崔豹《古今注》卷三中载:“燕支…又为妇人妆色,以绵染之,圆径三寸许,号绵燕支。”这是最早便于携带的胭脂,以丝绵卷成圆条浸染红蓝花汁而成,妇女用来敷面或注唇。

唐末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写道:“贵妃每至夏月…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女人们对胭脂的偏好始终未改,到明清时依然。

神马鬼,腮红不好好涂在脸上,还有辣么多神奇妙用

清代大文豪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对胭脂有精彩的描写:“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配上花露蒸成的。只要细簪子挑一点抹在唇上,足够了;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就够拍脸的了。”那时的胭脂不仅用于妆颊,也用于点唇。

神马鬼,腮红不好好涂在脸上,还有辣么多神奇妙用

一直以来,古代中国对于胭脂的定义都包括了口脂和面脂,到后来,胭脂有了另一个名字——腮红,单指面脂。现代使用口脂的人已经极少,所以现在一般说的胭脂就是指腮红。

古埃及古罗马时期

人们用蔬菜和天然矿物作为腮红的原料

神马鬼,腮红不好好涂在脸上,还有辣么多神奇妙用

狐小美想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全世界人民对美的追求从未改变,中国古代对于胭脂都有史书记载,而在古埃及古罗马时期,人们也会用蔬菜和天然矿物作为腮红的原料,以此来增加自己脸上的颜色:在古埃及,人们将赭石(赤铁矿)研磨,涂抹在脸颊和嘴唇上。古罗马人则用碾碎的桑葚果充当腮红,上层古罗马贵族则会用朱砂矿石替代。

中世纪,苍白是有钱的象征

用草莓渣和水涂抹在脸上 能让脸色看起来有颜色

神马鬼,腮红不好好涂在脸上,还有辣么多神奇妙用

中世纪,化妆品普遍不太受重视,但是在那个年代,苍白的脸色被视为“有钱”的象征。为了装的很有钱,地主甚至不择手段,将因在农场上长期工作而晒黑的农奴,关进地下室隔离,并用“放血”来加速他们肌肤返白的速度,为了掩盖这种残忍的手段,地主们混合草莓渣和水,涂抹在农奴的脸上。

15世纪,开始有化妆的概念

用红木和酒精混合涂抹在脸上 可持久得到脸部红晕

神马鬼,腮红不好好涂在脸上,还有辣么多神奇妙用

在15世纪,欧洲皇室中,伯爵夫人卡特琳娜?斯福尔札由于深谙化妆之道,曾写过一本叫做《Experimenti》的书(直译:实验。从内容来看,这本书也可以有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名字——如何DIY彩妆品)。里面就有记载“用红木和酒精混合,涂抹在脸上可以得到超级持久的脸部红晕,可持续达7天”。

18世纪 腮红被传入欧洲

从昆虫中提取的色素 史上第一款真正无毒的腮红

神马鬼,腮红不好好涂在脸上,还有辣么多神奇妙用

在18世纪,始于乔治亚贵族,他们完全抛弃惨白的脸色,开始倡导健康、自然的脸部光泽,腮红才再次被搬上舞台。当时英国的畅销书籍《化妆的艺术》中将涂抹腮红的女性描述为“无辜的美很有吸引力”,指的就是“死白+红晕”搭配,书中还介绍了一种以红花、紫檀木、巴西木材混合的制作方法。

新闻推荐

不再撞脸网红 妆容有个性才迷人

网红脸真是当今一大迷思:粗重的韩式一字眉,大到不合理的眼睛,蛇精一样的尖下巴,细而窄的鼻梁高光加上一款空气刘海,据说国民老公都爱这一款,却不长久。不知道撞脸的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