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洲:返乡创业富村民
?刘绍洲(右四)在茶园里欢迎日本茶文化考察团。
本报记者 姚远 胡汉杰 文/图
仲夏的一天早晨,刘绍洲登上观云山顶,看着成片的茶园,感慨万千。刘绍洲怎么都不会想到,小时候放牛割草的荒山,在他的努力下,打造成了茶山,并带领乡亲们致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刘绍洲出生在镇巴县观音镇楮河村,这里山大沟深,条件艰苦。由于家境贫寒,刘绍洲小时候经常穿梭于观云山,放牛打柴,割草喂猪,种木耳养家。
挖煤赚到“第一桶金”
“我小时候家里穷,经常饿肚子,小学四年级没上完就辍学了。”刘绍洲回忆起令人心酸的童年说,因父母体弱多病,身为长子的他12岁便扛起家庭重担,13岁外出务工,从每天只挣一元钱开始。后来,他跟随叔叔远赴河南,下矿井挖煤。
挖煤的那段时间,刘绍洲先从杂活干起,一步一个脚印,从挖煤工干到管理工,后来又当了领班,每个流程都经过历练。
因为能吃苦,待人又真诚,加上头脑灵活,刘绍洲20岁时就有了自己的团队。23岁时,刘绍洲开始承包煤矿,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心怀故土回乡创业
童年虽然苦,但也有乐趣。身处异乡挖煤,刘绍洲时常想起观云山和乡亲们,心中充满了思念。
2007年底,刘绍洲告别13年的煤矿生涯,带着经验和资金回到了家乡。有人建议他搞房地产开发,被他婉拒了。
刘绍洲说:“做房地产是很挣钱,但是只能解决我一家人的经济问题,不能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我自小的愿望不能实现。”
再回观云山,是那么的熟悉和亲切,想起小时候放牛打柴的艰辛,看到乡亲们守住青山,仍然过着清苦日子,刘绍洲心里有了更大的决定——二次创业,带领父老乡亲改变贫困面貌,一起发家致富。
种茶带领乡亲致富
2008年9月,刘绍洲成立了镇巴县丰源林牧业有限公司,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土地复垦、养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循环现代化农业企业。
10多年来,刘绍洲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陆续流转荒山荒坡6000余亩,建成省级标准化示范茶园3320亩,实现固定资产4000余万元,年营业收入3000余万元。公司茶品多次荣获中国茶叶世界博览会金奖、陕西省优质毛尖金奖。他个人曾获得“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
昔日的荒山,变成了“金山”。村民每年获得土地流转费150万余元,领取固定和季节性工资300余万元,覆盖楮河村、星子河和大市川村,带动80余户贫困户300余人脱贫致富,人均增收8000余元。
与此同时,刘绍洲还投资300多万元,打通了楮河村产业路,迎来了自来水,拉通了动力电,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村民过上了幸福生活。
奉献实现人生价值
傍晚时分,踩着木质阶梯,登上观云山巅,举目远眺,林海翻卷,一片片、一行行、一簇簇茶树,尽收眼底。夕阳西下,点点阳光洒落下来,构成一幅山水画卷。
刘绍洲准备注册成立种植类专业合作社,给农户提供资金、种苗和技术,扩大种植养殖规模,精准施策,按市场价或者略高于市场价回收产品,让利于民。
“我是农民出身,深知农民的疾苦。”刘绍洲说,“虽然我生活在县城,但为了茶园,为了乡亲,我愿意为此奔波,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周维波王晋文今年以来,镇巴县积极运用新媒体开展一系列扫黑除恶“网络行动”,将群众从“看客”变为参与者、推动...
镇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镇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