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产业兴百姓乐 镇巴县倾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侧记

汉中日报 2019-03-07 09:27 大字

本报通讯员 黄娟 张坤 镇巴县近年来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实施生态文明引领、脱贫攻坚保障、项目建设带动、基础设施提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战略,强力开展“铁腕治霾保卫蓝天”3年行动,青山、蓝天、碧水、净土“四大保卫战”成效明显。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7.48%,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1天,出境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陕南唯一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县,连续8年顺利通过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2018年获评市委、市政府先进减排单位。

蓝天犹在,呵护不息 2018年,该县以“春雷”、臭氧污染防治、整改大气污染防治突出问题、冬防攻坚等系列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措施落实,着力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削减散煤90吨,煤质抽检29批次,清理整治燃煤炉灶96户,引导13家小煤炉销售经营户转型;推进“煤改气”、“煤改电”项目建设,建成液化气站2座;淘汰机动车129辆;落实建筑工地、国省道路扬尘治理“6个100%”+“红黄绿”牌制度,与18家砂石加工场企业签订抑尘降尘承诺书;制止非法采砂32起、向河弃土47起,罚款6.2万元。完成县域186家餐饮单位油烟污染治理任务,14家喷漆房汽修店完成光氧催化废气处理设施安装并通过三方监测,2家加油站完成三次油气回收设施安装并正常使用,取缔“散乱污”企业1家、转型改造7家。对秸秆实行全域、全时段禁烧,禁烧率达100%;同时,大力推进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垫圈、饲料和生物肥加工等综合利用,总面积达23.56万亩,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环境整治,完善硬件是基础。该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持续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环保硬件设施建设力度,完成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初步建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辐射网,近3年累计投入专项资金3820.72万元,其中争取中、省专项资金3500万元,落实地方专项资金320.72万元,项目辐射20个镇(办)60村,建成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站12个,镇、村环境有效改善。

碧水犹在,防治不息 该县认真落实“河湖长制”和“水十条”,大力实施水污染防治3年行动计划,以两江流域(汉江、嘉陵江)治理3年行动为契机,实施“以奖代补”流域治理考核体系,支付生态补偿转移支付资金300万元,对各镇实行以奖代补,提升流域整治积极性,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顺利通过市督导组整治情况4轮专项督查。建成泾洋河湿地保护小区,治理捞旗河小流域4.5公里。

相继开展“三大一严”、“春雷”、“秦岭生态专项整治”、“清澈”等专项行动,铁腕惩处环境违法及乱排偷排行为。同时加大河道巡查频次,对未按规定乱采、滥挖污染河道等行为实施上线惩处。2018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280余人次,检查涉水排污企业126家次,发出限期整改书59份、完成整改56家,行政处罚19户,查封扣押13户,移送公安机关立案处理1件、罚款23.4万元。 青山犹在,争创不息 该县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工程造林,义务植树7万人次70万株,飞播造林1.5万亩,飞播补植补造0.2万亩,场防工程造林1.5万亩,建设天保公益林1.1万亩,绿化公路15条、村庄27个、移民点10个。

2018年,草坝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3A景区,全县A级景区实现“零突破”;黎坝镇创建成省级旅游特色名镇,柳营村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观音山、渔渡生态旅游区建设进入冲刺阶段,红色文化遗址保护项目启动实施,旅游支行平台建成运行;成功举办油菜花节、首届镇巴民歌文化旅游周等节会,全年接待游客61.7万人次,旅游收入3.4亿元。圈子崖和天悬天坑被评为“陕西十大地质名片”,成为汉中市唯一入选的省级地质名片。

新闻推荐

镇巴文化励民提振脱贫信心

本报讯(通讯员李昇)从因贫自堕、嗜赌更贫,到通过镇干部的劝导鼓励后幡然醒悟、树立信心,最后发展产业、脱贫致富……镇巴县文...

镇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镇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