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之乡换新颜

汉中日报 2018-12-05 10:20 大字

李振峰我读罢极具兴趣、别开生面的《镇巴史话》,又看了《镇巴民歌总汇》、《民歌进机关学习资料》,颇感震惊:“总汇”上下两册,每本一寸厚,“资料”朴实、动听、鼓舞!使我信服:2008年文化部命名镇巴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绝非虚名,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实至名归!望着洋洋大观的歌集浮想联翩,想到了《诗经》、文化、历史、经济……

总观镇巴民歌的汇集,和《诗经》的“风”十分吻合。《左传》说“诗以言志”,曹操说“歌以咏志”,《诗经》“风”部160篇,也和镇巴民歌一样,都是人民群众对劳动对生活的写照和向往。正如镇巴县委书记赵永健所说:“镇巴自然条件差,经济欠发达,但人民勤劳,民风淳朴,民间文化丰富多彩”,从镇巴民歌可看出,劳动人民有快乐、有幸福、有爱情、有抱怨、有艰辛,有红色歌谣,有劝戒行为的生活歌谣。前些年曾听人说,镇巴民歌是格调不高的随意哼吟,算不上什么文化艺术。看到系列的民歌汇集,深感此议不对,这样的民歌算不上文化艺术,那《诗经》算什么呢?镇巴民歌始于何时?史料尚无断定,且不说周王伐纣巴蜀之人随战、前歌后舞,有没有镇巴山民。一是《华阳国志·巴志》曰:“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贡之。”陆羽《茶经》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巴山峡川生焉。”镇巴正处其地,上贡茶叶属实,总有种茶之人吧!二是公元95年班超封定远侯,食邑千户其地在固县坝(今县城)一带,千户至少有5千人口。如同《诗经》一样,镇巴民歌是长期以来,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在生活中产生的,首先得有一定数量的人群,我认为至少在西汉,即两千年前就诞生了镇巴民歌。

镇巴民歌类别之广、数量之多,远超我的想象。据主编《镇巴史话》的梅冬盛老师考证:“建国后五十年代,陕师大中文系的教师开始关注并收集镇巴民歌,之后,市县文艺工作者及个人爱好者,数十年反复深入乡间地头采风,截至2000年,仅在册记载的就有近五千首。其数量之浩,实属罕见。”著名音乐大家赵季平先生的评价可谓全面、准确、权威,赵老师欣然提笔为《镇巴民歌总汇》作序,称之为“煌煌巨著”,“是陕西省目前所展示的一部最集中、最完整地搜集一个区域原生态民歌的大书奇书。”“通读这些民歌,我们会发现,这里的原生态民歌既有粗旷豪放、雄浑大气的阳刚之美,又有纤巧细腻、温婉动听的阴柔之美。从艺术手法看,《诗经》有赋、比、兴,这里也有;从内容上看,《诗经》有风、雅、颂,这里不缺。《镇巴民歌总汇》可以说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孔子曾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镇巴民歌全部具备这些特质。所不同的是,镇巴民歌在语言使用上,更生动,更直率,更大胆,很少羞怯的掩饰和无病呻吟。那是含着青草和绿叶气息扑面而来的山风,在接受这些没有任何粉饰的文化形态熏陶的同时,让我们更直接、更真实地感受到先民们生活的乐趣和悲苦”。音乐大师的中肯评语,更加说明镇巴民歌的宝贵价值。

秦风川腔楚韵的镇巴民歌久负盛名。中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陕南民歌王”刘光朗老师两次进京参加全国调演,《巴山顶上修堰塘》、《巴山林里背二歌》等优秀民歌唱给了中央领导和外国元首,多次参加中省电视台晚会等,刘老师获得市委市政府颁发的陕南民歌杰出贡献奖和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彭光琴等年轻民歌手迅速成长并屡获殊荣。镇巴县持续开展了文化强县活动,县城“月月喜相逢”广场演出成功举办80多场,县文工团2017年演出132场,全县15支民歌队2017年演出400多场次,代表汉中市参加全省第八届艺术节获得多个奖项……

从某种意义讲,历史的核心是文化,文化的核心是精神;镇巴民歌传承的是历史,表达的是文化,体现的是精神。劳动号子唱得人们豪气冲天;劝勉歌曲唱得人们循规蹈矩;情爱民歌唱得人们地久天长;谐趣小调唱得人们心身欢愉;红色歌谣唱得人们初心难忘。1989年汉中举办“西交会”开幕式,镇巴表演歌舞“送郎当红军”,主席台上的符先辉老将军触景生情、热泪盈眶,令人动容!

“山歌子来最好听,清早唱到满天星。唱了太阳唱月亮,世世代代唱不尽。”“唱起歌儿赶太阳,日月多长歌多长”。镇巴民歌,唱出了革命老区人民的自信与激情,也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新闻推荐

镇巴县总工会制定方案迅速落实

本报讯(通讯员张瑞清姜丽萍)汉中市镇巴县总工会结合学习贯彻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切实维护好工会职工合法权益,推动工会组织进...

镇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镇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