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镇巴苗乡游

汉中日报 2017-11-29 00:00 大字

李章金秋,瓜果飘香,山峦起伏,层林尽染。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们慕名来到西北最大的苗民聚居地镇巴县青水镇苗乡探访游玩。

到达青水镇的朱家岭村雷家寨景区,只见一处山洞洞口悬挂在一陡峭的半山腰中,这就是最早的雷家寨古苗居,相传清朝雍正年间,中央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遭到西南少数民族强烈不满,在激烈对抗后,遭到清军的追杀,为避灭族之祸远遁他乡。据《定远厅志》,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自贵州遵义府迁来熊、陶、李、吴、杨、马六姓苗民,居于厅境内(今凉桥)。嘉庆六年(1801年)分居到大楮河(今仁和)。此为镇巴苗民之渊源。

沿着弯弯曲曲的木桥来到洞口,只见洞口四周全被茂密的灌木丛林遮挡,丝丝凉风从洞口飘出,洞中一大股山泉水哗啦啦的从桥下流过,流进了森林,流向了大河。有了这股长流不息的清泉和隐藏在茂密树林中的石洞这道天然屏障的保护,才使这支远道迁徙而来的苗民,避免了战火的骚乱,在此繁衍生息下来。

来到坐落于关山腰中的夫妻树景区,在大片绿草如茵的草地上,各色山花盛开,几头人工编织的绿色马、牛、羊悠闲地在草丛中放养着,秋千、楼亭、步道散落期间,一株高大挺拔的夫妻树耸立在路口,该树属巴山松,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常绿乔木。该树树龄450年,胸径1.5米,高30米。相传感恩塔始建第二年,李姓夫妇魂魄得安,幻化为夫妻连理树,此树日长丈余,两干合抱。

在苗族文化陈列馆馆藏文物齐全,一件件实物和栩栩如生的腊像再现了当年在镇巴生活苗民的悠久发展历史。

新闻推荐

镇巴“坚强姐”用爱创造奇迹

本报记者武丹通讯员欧世强丈夫下半身瘫痪,她不离不弃地陪在身边,做他最暖心的坚强后盾。3位老人年老体弱,她全部接到家里,悉心照顾,报以最长情的回馈。作为低保户,她依靠自己的勤劳、肯干,逐渐走上了富...

镇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镇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