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居区大力推进“四好村”建设,农村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建设“四好村” 美了家园惠了民

遂宁日报 2017-11-13 08:33 大字

近年来,安居区紧紧围绕“都市农业新典范、有机食品示范区”的总体目标,积极开展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主要内容的“四好村”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四好村”建设,农村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村规民约逐步完善,文明气息日渐浓郁,全区呈现出村风正、民心齐、经济兴的良好势头。

“四好村”创建

“创出”群众新生活

“村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我现在也住上小洋房了,还能在家门口挣钱。”11月4日,拦江镇凉风垭村村民蔡立红说起现在的生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安居区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总体要求,加快推进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主要内容的“四好村”创建工作,成功创建省级“四好村”11个、市级“四好村”70个、区级“四好村”94个。今年,安居确定了培育94个市级“四好村”、117个区级“四好村”的目标,全面推动农村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不断激发农村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加快产业发展,加强农村依法治理,为群众“创”出了幸福美丽新生活。

产村相融助发展

村民的钱包鼓起来

去年底,观音镇双油房村贫困户李光久搬进了易地扶贫安置点的新家。“推开门就是绿油油的柠檬树,沿着水泥路可以直接从家门口走到基地里面去,太方便了。”每天一早,在柠檬基地打工的李光久从扛着锄头出门到开始上班,只用两三分钟。

根据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政策,李光久家分到了一套75平方米的新房,安置点就建在柠檬产业基地旁,灰瓦白墙的新房子掩映在绿色的柠檬树间,好一派“产村相融”的和谐画面。

“我们村主要是发展柠檬产业和林下种植业,既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又为老百姓提供了就业机会。”李光久算了笔账:家里1亩多地出租每年有400多元的租金,加入村上的林下养殖合作社,年底还可以分红,在基地打小工每天有60元工资,一年下来至少也有七八千元收入,“我和老伴都有低保,孙子读书也免了学杂费,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为了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安居区按照“一片一品、一户一业”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引导各村大力培育适合本地特色的优势产业,共建成优质粮油基地12.6万亩、有机蔬菜0.8万亩、特色水果5.6万亩、生态水产3.8万亩。如今的安居农村,新村依托产业建,产业围绕新村转,有了特色主导产业作支撑,老百姓的“好日子”看得见又摸得着。

物质精神两手抓

群众的精气神提起来

走进聚贤镇石板凳村的新村聚居点,因势而建的小洋楼格外别致,洁白的墙面上手绘着讲文明树新风宣传画,文化院坝的公告栏里张贴着全村幸福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系列评选活动名单,院坝四周的围栏上还张贴着“二十四孝故事”,村民在耳濡目染中沐浴着文明村风。

“新村建成后,我们村成了乡村旅游的热门景点,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提高。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村民素质也得到了提升,逐渐养成了好习惯,形成了好风气。”石板凳村村主任帅正伟告诉记者,2年前的石板凳村还是当地有名的“赌博村”,随着文明新风“刮”进村,村民们逐渐改掉好赌成性的陋习,合力推动产业发展,共树文明乡风,2016年成功创建为市级“四好村”,今年将努力创建省级“四好村”。除了手绘墙和宣传画,石板凳村还依托“农家书屋”、农民夜校等载体,加大新村建设、产业发展、惠农政策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普及,不断提高村民的法律水平,增强大家的法治意识。通过举行文艺汇演,将文明卫生、勤俭节约、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等习惯和知识编排进文艺节目中,在寓教于乐中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同时,该村还努力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扎实开展文明户、四好户和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通过“家庭美德故事会”“家风家规家训大家谈”等形式引导村民互评互议、互比互学,共同传承孝道文化,大力弘扬家庭美德。

今年来,安居区积极组织各村开展村庄洁净行动、庭院净化美化活动,引导村民养成文明向上的生活习惯,在村民中广泛开展“感恩奋进”专题教育活动、文明创建活动、群众性文体活动等,深入挖掘农村传统优秀文化,引导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形成“跟党走、感党恩”“重孝道、讲诚信”“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好风气,老百姓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提升。(全媒体记者曾晓梅)

新闻推荐

镇巴万人夹道送别救人英雄田正军

妻子抱着田正军烈士遗像,前往川陕革命根据地镇巴烈士陵园安葬烈士骨灰田正军烈士生平田正军,男,1990年出生,中共党员,陕西汉中镇巴县人,2008年入伍,2014年调入临沧市公安消防支队,生前任临沧市公安消...

镇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镇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