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坪的碾布石

汉中日报 2021-12-08 09:44 大字

周志峰

在老庄坪滕守安家的水池边,我们终于找到了那块石头。

这是一块明清时代流传下来的碾布石。它呈深凹状,酷似一枚硕大的元宝,用青色花岗岩打琢而成。石头上的琢痕纹理均匀,有条不紊,历历在目。整个石头打磨得该方的地方棱角分明,该圆的地方圆润光滑。石头的底部平整润滑,宽约60厘米。上端高高翘起的向外撇开的两只耳朵之间宽约100厘米。石高约80厘米,厚约30厘米,中间凹下去的部分约50厘米。估计有七八百斤重。花岗岩质地的碾布石透着一股沧桑雄厚之气。

老庄坪坐落在洋县西北部溢水镇桂峰村的深山之中。桂峰村境内有条桂溪沟,长约8千米,宽不足500米,土壤以沙土为主。传说古时候沟中有一棵古老的桂树,树冠遮天蔽日,蓊蓊郁郁的。一条清澈的小溪从桂树下汩汩流过。溪流因此得名桂溪,这条狭窄的山沟就叫桂溪沟。

桂溪沟被东西两条高高的山岭夹峙着。东边是秦岭南麓的石桩山余脉大宏岭,山高岭长,恢宏险峻,山上松柏葱郁,山下龙须草繁盛。西边是潘家山及其余脉小宏岭,山势稍稍平缓,山上多松林杂灌,几十户山里人家零零星星散居在西岭的山脚下,只在村委会所在的地方有所聚居。两条山岭均为南北走向,气势宏伟,左呼右应,在桂溪沟的沟垴却联结在一起。沟垴的密林围合中坐落着水光潋滟的桂峰水库。潘家山和石桩山被无数高山峻岭重峦叠嶂所包围着,裹挟着,串联着,形成一大片绵绵延延高低错落的连山。这座藏在连山的皱褶里的小山村,便取名桂峰村。

桂峰村植被丰茂,多松树、板栗树和杉树。我们来的时候正值初冬,冬阳洒在身上暖洋洋的。板栗树都已落尽最后一片叶子,树下铺了一层厚厚的枯叶,人踩上去沙拉沙拉地响。一株株杉树树冠呈圆锥形,树干挺拔伟岸,通直圆满,立在路边、田埂或山脚下,要么一株两株静静燃烧,要么三五成林,跳跃着红红的火焰,浅红、深红、金红交织成迷幻的色彩和宁静的意境,宛如一幅色彩明艳的油画,点亮整条山沟。

我们把车停在水库坝上,沿着前往潘家山的山砭攀登,大约行走了一个半小时才到滕守安居住的老庄坪村。老庄坪村属于潘家山下的一个山坳,旧时这里住着十来户人家,是桂峰村的一个老庄基。现在只住着滕守安一家。偌大的山坳中闪出一片平地,宽阔、向阳,是个宜居宜养的好地方。据说,从这里再往上行走,还可以看见一块块冬水田,自古就盛产水稻,只可惜如今已荒芜干涸,撂荒十来年了。

快到潘家山顶时也有一个躺平的山坳,那地方叫老庄沟。传说古时候这里住过一个潘姓人家。潘家是个大户,高墙大院,朱门绣户,丰衣足食,富甲一方。那时候,老庄沟是溢水河道自西向东通往灙骆古道的必经之地。据说,就在距离潘家老屋基不远的小水沟上至今还搭着一座石桥,是一个长约3米,宽约2米,厚约40厘米的花岗岩整石做桥面的石板桥。这样的巨型石板得寻找多大的石头、请多少石匠、经过多少个日夜才能完成?当时深山古道的繁荣和潘家的富庶可见一斑。

滕守安家的碾布石就是在老庄沟的潘家老屋基里挖到的。据村里85岁的岳文杰老人回忆:他十来岁的时候听村里的老人讲,潘家那时在古道边开着染坊做着染布的买卖。后来兵荒马乱遭土匪打劫,家破人亡,不知所终。

我咨询了文物专家,确定那是一块碾布石,是古时候开染坊的掌柜家必备的器具。在染织粗布的工序中,碾布也是重要的一环。碾布的目的是将布匹的接口、线头碾压结实,把浸杂、上浆、晾干后发生皱褶的粗布碾平。经过碾压的布匹不易脱色,表面更加平整光滑。

古人碾布的工具主要有三件,一块平滑的大石板垫石、一根卷布轴和一块凹形的碾布石。所以,这块碾布石应该还缺一块对应的垫石。

原来,染坊染布的基本流程是调色、煮布、浸染、煮染、漂洗、碾布。为了使布匹平整滋润,色泽亮丽,染好晒干的布需要碾。碾布时,将已染色上浆的布匹卷在卷布轴上,喷些水,使之略微湿润,形成布筒。把布筒置放在平整光滑的大石板垫石上,再把碾布石横放在布卷上,与卷布轴垂直压住。操作人的两只脚分别踩在碾布石的两端,手扶住墙壁或专门设置的吊杆,两脚左右轮流交替均匀用力,使布轴在碾布石和石板之间来回滚动,直至布匹结实、平整、光滑为止。

根据这块碾布石的规制推测,那块平展的垫石至少应该是一块长约120厘米、宽约90厘米、厚约30厘米的长方形垫石。垫石中间应该顺长有一条长长浅浅的凹槽,至少约100厘米。应该和碾布石一样由青石凿成,表面光滑平整。

山民们自足,垦山造田种粮,种棉绩麻纺线。大户建造染坊,手工织造粗麻土布,利用山间自产的五倍子、板蓝根等植物为染料,把粗土白布染成黑布、蓝布。潘家在古道边开染坊服务百家也在情理之中。

清末实行洋务运动,发展民族纺织工业,开放通商口岸,洋布一时充斥市场,落后的手工纺织业逐步淘汰。曾经为手工染织发挥重大作用的碾布石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

端详着这块碾布石,我眼前立即浮现出染坊工匠劳作的身影:工匠们用木轴将染好的布匹卷起,平放在凹形的垫石上,再抬起碾布石压住布轴。一个工匠赤脚站立于碾布石的两端,双手握住头顶上方平行摆放的扶手木杆,双脚分开,前后左右摇摆,不断晃动碾布石,反复碾压布轴,利用人和碾布石的重量,将布匹压实。即便冬天,工匠们也都必须赤脚踩在碾布石的两端。做染匠得有多大力气,得吃多大苦,得多么单调寂寞啊!

新闻推荐

多给学生一些云彩

文学大师雨果说:“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一名小学教师,...

洋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洋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