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微心语:悦纳学生

西北信息报 2021-12-03 00:46 大字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如何能让学生接受、喜欢自己,进而热爱学习,喜欢学校?结合日常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路和方法,我认为从这几方面做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说:“一个优秀教师,一刻也不要忘记自己曾是个孩子,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眼睛去探寻,用儿童的感情去热爱!”在班级管理中,只有处处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想孩子之所想,思孩子之所虑,才能真正了解孩子、教育孩子。在日常教学中,可以经常这样反思:我说的这句话孩子听懂了吗?这件事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学生会听的更清楚?用什么样的方法教学,学生会更加乐于接受?这项活动,学生的难点在哪里?哪些地方我们需要再解释?用这样的思维习惯去管理班级,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解决问题,班级工作就能更加得心应手。

贵在唤起学生的自省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斯说:“无论什么见解、计划、目的,只要以强烈的信念和期待进行多次反复地思考,那它必然会置于潜意识中,成为积极行动的源泉。”教育孩子要让孩子自省,让孩子潜意识感觉到问题所在。真正的教育,不是让学生被动的怕,而是主观自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可以时常提醒学生并不断强调这三件事:什么事可以不做,什么事必须要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事;什么事自己可以拿定主意,什么事必须请教老师或家长。长此以往,坚持这样教导,学生就会在潜意识中形成惯性思维,将其变为自主的意识与行动。

给孩子张扬个性的空间

“班级管理要敢于放手,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提高其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如是说。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人;学生也不是演员,而是真正的受益人。在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中,班主任重在组织和引导,具体实施可多听学生的意见。比如,办黑板报、开展主题班会、缴纳班级早餐费等班级杂务,可让学生自主完成。在做这些之初,学生可能会有困难,班主任可根据其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给予一定方法与指导。完成这些过程后,学生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被认同感也大大提升。

注意教育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班级管理工作。当今孩子物质生活丰裕,见多识广,有些同学在老师面前看似不善言谈,可走出教室或校门,学生却判若两人,学校发生的一切都往外说。学生如果不从心底里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那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将是徒劳。班主任要努力从心底打动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这样他们才会更加信任我们。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坚决不延堂、坚决不打学生、不用刺耳的话讽刺学生、不给学生起外号,允许学生犯错,老师做法有误时公开向学生承认错误,奖罚分明、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给学生多一些关爱、多一点问候,学生自然会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和爱护。

悦纳学生,学生才会悦纳你,班级管理工作才会顺风顺水。

 洋县青年路小学 刘亚军

新闻推荐

洋县检察院推进“三个规定”落实见效

今年以来,洋县检察院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三个规定”落地落实,组织干警强化对“三个规定”原文的学习,提高干警严格执行的...

洋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洋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