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保护蓝皮书》发布

汉中日报 2021-10-29 09:12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 苏湘栋)10月26日,陕西省林业局发布《朱鹮保护蓝皮书》。该书涵盖朱鹮概况、朱鹮“灭绝”和重新发现、朱鹮保护研究、主要保护措施、朱鹮保护成效、朱鹮文化与对外交流和朱鹮保护展望七部分内容。

据介绍,1981年5月,科学家在洋县重新发现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秦岭成为朱鹮最后的“庇护所”。在40年的保护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就地保护为主、易地保护为辅、野化放归扩群、科技攻关支撑、政府社会协同、人鹮和谐共生”的朱鹮保护模式,为拯救濒危物种提供了可借鉴方案。其中,就地保护、易地保护、野化放归三大举措是朱鹮保护恢复的关键。

目前,全世界朱鹮种群数量发展到7000余只,分布面积从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1.6万平方公里。朱鹮人工饲养繁殖技术日趋成熟,野化放归技术体系初步形成,朱鹮基本摆脱了灭绝风险。下一步,将不断发展和完善朱鹮保护模式,在实施秦岭北麓连续十年野化放归行动的同时,科学推进其他历史分布区野化放归,促进朱鹮种群持续扩大扩散,实现野生种群稳定、可持续繁衍,让朱鹮生生不息、自由翱翔。

从发布“四不准”朱鹮保护政策到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从实施“朱鹮绿色水稻种植项目”到高标准打造“朱鹮IP产业规划”,40年来,“朱鹮故乡”洋县围绕朱鹮保护,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引领、绿色蝶变”的发展之路。

截至目前,洋县建成了以“朱鹮”为主题的国家4A级景区2个、湿地公园6个,为公众提供了观光休闲、生态体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先后成功创建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全国朱鹮生态保护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创建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发展有机企业35户,注册“朱鹮”商标6大类50多种,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中华老字号”产品3个,认证有机产品15大类85种,建设有机基地14.42万亩,有机产值达11.79亿元。

新闻推荐

洋县做强黑米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本报讯(通讯员苏湘栋)金秋时节是洋县有机黑米成熟和销售的旺季。近日,洋州街道平溪村村民闫存明到自家稻田察看水稻成熟情况...

洋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洋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