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幽韵伴书香传统文化润心田

汉中日报 2020-12-11 10:22 大字

近日,洋县青年路小学学生在校园小剧场表演皮影戏。

本报通讯员 张恤民 文/图自古以来,洋县拥有着汉调桄恍、皮影等优秀的文化遗产,成为时代发展,历久弥新的宝贵财富。近年来,该县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在各中小学校,建设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内容的校园文化长廊、校本教材、文化社团等。

为了让中小学生直观、生动地认识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该县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长期聘请校外艺术教育专家和地方民间艺人,定期到校为师生做报告,举办传承项目培训、成果展示等,对师生进行传、帮、带,为非遗表演爱好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园地,也为校园文化的创建增添了一抹鲜艳的色彩。

一张兽皮、一根丝线、一盏明灯在一双双灵巧的小手中演绎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剧目,让人啧啧称奇。洋县青年路小学皮影社团是2016年3月创建的校园特色社团。为了激发广大师生学习皮影艺术的兴趣,该校特邀国家一级导演赵玉明老师和国家一级演员刘英英、国家二级演员闫正义以专业手法和表演技艺为孩子们耐心传授皮影表演技巧。

近四年时间,在特邀老师及县内多位皮影传承艺人的指导下,皮影社团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创作经典剧本《三打白骨精》《武松打虎》《坐井观天》《拔苗助长》《闪闪红星跟党走》《王二小》《鹮乡好少年》等,这些剧目不仅保留了传统皮影戏演艺、造型等方面的精华,还将孩子们熟悉的动画故事与传统文化进行了有效融合,让皮影艺术呈现出一种神奇的效果。先后参加陕西省春芽杯、艺术节、首届朱鹮论坛展演、学研在汉中非遗展示获得荣誉。

锣鼓声起,一场汉调桄桄杖头木偶戏《竹子山》在洋县南街小学开演了。表演者是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唱腔和表演虽少了老艺人的醇厚结实,却多了几分孩子的活泼灵动。

据了解,该校汉调桄桄兴趣社团开始于2009年,2010年将非遗项目引进校园,建立了汉调桄桄、皮影戏传承基地,挂牌成立“汉调桄桄传承工作坊”。2016年4月赴青岛参加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轰动全场。累计展演200余场次,在西安“春芽杯”等比赛中多次获奖。目前,学生已由一般的表演走向桄桄木偶戏创作、木偶道具制作、画脸谱、服装设计等技艺的学习。2019年1月,陕西电视台拍摄“非遗进校园”新春特别节目。拍摄组聚焦该校“非遗传承”办学特色,用镜头记录了汉调桄桄工作坊、陶艺工作坊常态训练场景。

“端一把椅儿坐当面,娘把这心酸事细对儿言。”在洋县城西小学第二课堂,老师表演的秦腔《三娘教子》音壮声亮,飞出窗外,教室的小演员也上台模仿,甜润的童声传向校园。

秦腔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是陕西的文化名片。为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了解戏曲艺术的相关知识,进一步传承、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2016年3月,城西小学成立“秦腔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2017年秋,编写集戏曲种类、戏曲脸谱介绍、戏曲基本功及戏曲教学案例为一体的《戏曲校本教材》。将戏曲文化融入学校艺术课堂教学中,聘请县内秦腔名人指导师生画脸谱,对学生在唱腔等方面进行专业化指导,通过学生课外活动、社团训练、专题讲座、示范观摩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戏曲化妆、形体、乐器等各方面的知识。2018年该校师生参加朱鹮国际论坛,与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梅花奖得主徐爱云老师同台演出,获得好评。

如今,在洋县每一所学校都结合地域、历史、自然等因素充分利用墙壁、走道、橱窗、草坪、操场、食堂等设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润物无声的育人环境。各具特色的文化长廊、文化墙和弥漫书香的校园经典诵读活动仿佛一条漫长的时光隧道,经典的文化标志,述说着家乡沧桑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灿烂文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恰似生命力永存的文化因子,点燃心灯,启迪深远。

新闻推荐

陕西理舜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公告

受委托,本公司定于2020年12月10日上午10时在洋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会议室对下述处房产进行拍卖。标的1:位于洋县唐塔北路“...

洋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洋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