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司令”脱贫记
本报通讯员 周崇红 贾军“八组的‘牛司令’是养牛的一把好手!”在洋县溢水镇桂峰村,说起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模范,人们会不约而同这样说道。
这个“牛司令”叫谢东。近年来,他在扶贫政策的帮衬下,凭借军旅生涯炼就的吃苦耐劳和勇于拼搏的顽强精神发展养牛产业,顺利脱掉了贫困帽。
谢东生于1979年,2011年退伍后便去外地务工,但生活一直捉襟见肘。2016年,他家被认定为贫困户,2017年冬天,回到家乡,眼看着乡亲们都在致富路上各显神通,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谢东将自己想养殖肉牛的打算和帮扶干部黄鹏进行了沟通。在县卫健局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和帮扶人的鼓励下,他租赁了附近一个闲置厂房,改建圈舍后购置6头小牛犊,开始发展肉牛养殖。
走进谢东的肉牛养殖场,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昂首挺立,谢东则忙着为其拌料加草。他指着几头牛犊说:“这几头牛是去年7至8月份产下的小牛。去年到现在共产了24头,年前有人给我出价18万元,我都没卖。过年以后又产了8头,到年底还有11头小牛即将出生。”
随着谢东将草料倒入槽内,一头头肉牛抢起食来。一头小花牛犊见他来到跟前,故意迎上来用头蹭他,一点儿也不怯生。谢东说:“这是开年后才产的,目前销价在3000元左右。去年我出栏肉牛16头,毛收入22万元,净赚了近6万元,一下摘掉了贫困帽子!”
桂峰村党支部书记张新德说,养牛投资大,为了解决谢东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村两委也想尽了办法。村上从村互助资金协会为他贷款2万元给予扶持。驻村工作队又动员村里贫困户采取养殖托管等方法解决了他20万元资金缺口。2019年,谢东共吸纳当地贫困户19户参与托管,实现了抱团取暖,当年19户全脱贫摘帽。看到带贫机制发挥出巨大效益,村里又注入扶贫资金40万元,扶持他扩大养殖规模,巩固全村脱贫成果。
“肉牛养殖初见成效了,但我怎么也忘不了2017年以来帮扶的县卫健局干部。”谢东说到。原来在他发展产业项目举棋不定和妻子阻挠的情况下,是帮扶干部利用节假日,踩着泥泞,带着他和妻子去邻镇外乡养殖大户基地学习取经,拓展了视野。帮扶干部亲自为谢东牛场选址,修道路,找水源,排忧解难。厂房建好,又为他送去了冰箱和锅灶,为他鼓劲加油。
现在为了储备充足的饲草,谢东在戚氏街道办魏家庙村流转6亩土地种植了青储玉米和高丹草。入秋以后,他又开始大量收购玉米秸秆,发酵青储饲料,解决了饲草困难。
四年多来,他在学中干,干中学,掌握了肉牛养殖、疾病防疫知识,攻克了养殖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如今从拌合草料、防疫注射、牛犊接生他样样精通,逐步走上了自繁自养的道路,累计养牛70多头,出栏27头,毛收入40余万元。
在谢东的带动下,贫困户孟彦如,赵德刚等72户群众都搞起肉牛养殖。近两年,全村养牛累计出栏200多头,纯收入超过100万元,目前,全村肉牛存栏近200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记者在全省防汛抗旱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据预报8月上旬陕西将出现3次范围较大、强度较高的降雨过程,陕南...
洋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洋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