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致富“领头羊”
本报通讯员 苏湘栋 张恤民“论养殖规模和现代化程度,合作社的生猪养殖场在全县排第一。”近日,洋县桑溪镇龙岗村村民高伟站在7组的山头,指着对面山顶上的现代化猪场,自豪地说。
位于秦岭南麓的龙岗村距县城40多公里,山大沟深,土地少,走出大山、到城市生活是村里许多年轻人的梦想。2008年高伟大学毕业后,到南方打拼了5年,有了积蓄,他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到汉中,在市区买了房,一边从事猪饲料销售,一边和家人享受甜美的日子。
在销售饲料的过程中,聪明好学的高伟慢慢掌握了养猪场管理和防疫等技术。2016年夏天,高伟在市郊租了一个小型养殖场,尝试生猪养殖,200多头猪半年后出栏,净赚4万多元。尝到甜头的高伟便有了回老家建养猪场的想法。
“城市的生活不好吗?你非要回农村?”听了儿子的打算,高伟的父亲万般不解。
“党的脱贫好政策让我们老家龙岗村发生了巨变。现在,出门就是水泥路,水电通到每家每户,咱农村的条件不比城市差!”高伟的一番话转变了父亲的观念。
2016年底,高伟和其他9名村民共同成立了金伟种养专业合作社,开始着手修建13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养猪场。猪场选址在距龙岗村主干道5公里的山顶荒坡上,修路、拉电线、建水塔、打地基……高伟和工人一起在海拔800多米的山顶上搞起了“大开发”。
养猪场建成后,高伟又开始操心猪崽问题。由于已经有了30多万元外债,加之对第一次尝试大规模养殖心里没有底,最后,高伟和一家养殖公司取得了联系,采取代养模式,向公司缴纳押金,公司提供猪崽,待生猪出栏后再扣除猪崽费用。为了凑够700只猪崽的押金,高伟从银行贷了21万元。当第一批猪崽拉到山顶养猪场时,高伟兴奋地唱起了歌。
为了确保引进的猪崽能够养殖成功,高伟每天24小时守在猪场。打饲料、拌饲料、清理圈舍,忙的连妻子送来的饭都顾不上吃。2018年初,低温和大雪导致主水管冻裂,猪场的供水中断,由于积雪封住了出山的路,高伟只好步行20多公里到镇上买来水管,才解决了700头猪的饮水问题。当年4月,养殖的猪顺利出栏,高伟挣了6万多元。
高伟的养猪技术、管理能力和初步收获让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村干部也认定养猪是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好产业,便主动找到他,询问是否愿意带大家共同致富?高伟满口答应。
去年10月,村上争取到80万元的扶贫项目,在高伟的猪场旁,借助他当初建造好的水电路基础,建起了1500平方米的村集体养猪场。高伟全程参与项目规划,他的猪场用到的养猪“黑科技”在村集体猪场也得到应用:自动化料线将饲料按时运输到猪槽,半自动化刮粪设备让圈舍清理更加省时省力,大型温控风机使圈舍的温度适宜,粪便发酵后通过干湿分离机,减少了异味,还为猪崽圈舍配备了地暖……今年3月,金伟种养专业合作社以5.5万元每年的承包费承包了村集体猪场,确保贫困户获得长期稳定的分红。合作社还积极吸纳贫困户在猪场务工增收,截至目前,共有5名贫困群众在猪场长期务工,20名贫困群众在猪场短期务工,年均发放工资近18万元。
龙岗村6组贫困户袁善明今年60岁,患有慢性病,弟弟做了心脏病手术后无法干活,弟弟的女儿在上高中,一家人没有收入来源,靠低保生活。2018年10月,高伟鼓励袁善明到猪场务工,年收入达2万多元。“猪场的自动化程度比较高,我每天只需要忙4个多小时就可以把自己的活干完,合作社不但包吃包住,还有洗澡的浴室,在这里务工很幸福。”袁善明高兴地说。
新闻推荐
咸阳、杨凌、安康、汉中 西安参保人员在这4地门诊就医买药可刷社保卡
好消息来啦,西安市参保人员,在完成异地就医备案后,可在咸阳市、杨凌示范区、安康市、汉中市4地直接使用社保卡进行普通门诊...
洋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洋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