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服务型政府”你们以人民为中心的样子“很酷”
在扶贫产业园锐杰电子扶贫工厂,女工正在专心生产电子元器件。洪维 摄
本报通讯员 赵斌 张敏
伴着复工复产的步伐逐渐加快,天汉大地,春潮涌动。
机场、车站,一支支农民工大军有序踏上返岗征程;社区工厂、扶贫基地的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田间地头、大棚内外,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正带领众乡亲播撒、孕育春的期望……企业加紧生产,工人有序上岗,农民忙着春耕,熟悉的城市重新热闹起来。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脱贫攻坚三场硬仗已集中打响。
“铁、陆、空”点对点输送、求职招聘全安排为劳动者排忧
“我想外出务工,可是出不了村,没有了收入,怎么办?”
别着急,有我们!
“企业复工复产,困难很多,压力很大,怎么办?”
别着急,我们想办法。
“外出务工的航班飞走了,大巴开来了,火车正开着,高铁还候着!”自2月19日,从汉中开出的第一辆“农民工返程大巴”驶向南通,拉开了疫情防控期间汉中籍农民工返岗复工转移就业的帷幕。截至3月22日,汉中市政府通过飞机4架、专列15趟、大巴545辆分500批次输送3.1万务工人员有序返岗复工,累计转移就业61万人。
针对疫情防控下外出务工人员动员难、组织难、出行难、就业难叠加局面,汉中市政府打通环节堵点,通过包专车、专列、专机,“点对点、一站式”返岗复工,这是汉中市面对战“疫”实际,与群众就业诉求,给出的暖心回答。
全覆盖摸排掌握劳动力信息,建立到户到人就业帮扶台账;持续跟踪“长三角”、“珠三角”等主要劳务输入地区企业用工信息、复工时间,推进异地“健康互认”;积极发挥苏陕劳务协作结对帮扶作用,加大岗位信息收集储备,及时通过网络发布岗位信息;市县镇村四级联动接力保障,“点对点、一站式”输送农民工有序返岗……一系列举措打通了农民工出家门的“最前一公里”和入企业的“最后一公里”,让农民工“零成本”走出家门直达企业就业增收。
2月24日、28日,汉中市政府联合南通、义乌两市政府通过包机方式免费直送740名农民工到南通、义乌务工,同时,利用返程飞机,接回了52名江浙籍客商,“送出去、接回来”,“汉中厚道”再次温暖了人心。
减负、稳岗、扩就业为企业复工复产解困
为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加速扶贫企业复产复工,市政府把返岗复工和援企稳岗作为稳就业、保民生和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制定实施21条措施,从援企稳岗就业创业等方面细化明确26项具体支持措施,一手抓农民工返岗复工,解决就业存量问题,一手抓援企稳岗,努力扩大就业增量。大力扶持移民安置点社区工厂、扶贫基地,支持鼓励企业吸纳就近就地就业,确保疫情防控与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两不误。
“政府硬核给力,企业必当快马加鞭。各种措施是一场及时雨,为企业纾困解难、增添信心注入动力。给我们吃下了‘定心丸’。”陕西伟志服饰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杜川介绍说。
“公司按照保底和计件制发工资,一个月下来工资两千元左右。我离家近,照顾家庭很方便。”今年40岁的段康英是洋县易地搬迁贫困户,2015年从山上搬迁到洋县李家村社区。2018年底,洋县朱鹮服饰有限公司社区工厂在李家村社区正式开办,以前有缝纫功底的段康英顺利进入家门口的服装厂上班。过上了“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的小日子。
李家村是汉中市移民安置点吸纳就地就业的一个缩影。汉中市通过鼓励各地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开工、以工代赈项目、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等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对涉及防疫物资、生活必需品生产以及配套产业的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的,汉中市人社局给予最高每人2000元的一次性就业补贴;对新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超过20人的社区工厂和就业扶贫基地,在房租、水电费等方面给予补贴;给予企业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落实困难企业社会保险费缓缴期最长6个月;对员工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线上招聘等活动,帮助企业招聘补充生产人员,为企业复工提供人力保障。
截至3月22日,全市贫困劳动力就业13.7万人,其中县内就近就业4.2万人、县外转移就业9.5万人。120家社区工厂复工复产102家,复产率85%,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1060人,公益性岗位累计上岗贫困劳动力23038人、其中疫情防控公益性岗位3368人。
凝心聚力、真情服务唱响人社担当
与时间赛跑,与困难较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一边是防控战线的严阵以待,一边是复工复产的刻不容缓。一组组数据令人振奋,各县区捷报频传。洋县、勉县、宁强分别开出了“定制火车”“花海专列”。成立稳就业工作专班、开座谈会、细化具体落实措施……紧锣密鼓的工作背后,是全市上下同心战“疫”、合力攻坚的信心决心,凸显了人社部门的担当责任。
他们急客商所急,想农民工所想,疼企业之疼。夜深如墨,他们还在灯下一次次查询确认信息,一遍遍电话反复核实,一名名人员对接,一轮轮沟通协调;月新如钩,返岗大巴集结成行,带队干部步履匆匆、神色庄重,他们手中的接返名单似有万钧分量,奔向各自的接返战场;他们晓行夜宿,整装队伍从村镇出发驶向机场、车站,或者务工者将奔赴的四面八方……
发口罩、测体温、做登记、保秩序,千叮咛万嘱咐,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必须为农民工安全返岗、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他们没有醒目的“白蓝绿红”服饰标识,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社干部。
在温暖的春风里、在意气风发的歌声中,农民工兄弟从“忐忑不安”到“顺利上班”。他们纷纷为当地人社部门点赞:“你们为人民‘当保姆’的样子‘很酷’”。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苏湘栋张恤民“老师早上好!”3月17日早上8点,洋县八里关镇中心小学的张敬坤和周杰昕同学准时来到学校,在老师帮他...
洋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洋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