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鹏谈《世事天机》瑞典研讨会及文学

半岛都市报 2019-11-01 02:07 大字

杨志鹏谈《世事天机》瑞典研讨会及文学创作

半岛记者孟秀丽

11月中旬,著名作家杨志鹏的长篇小说《世事天机》瑞典文出版发行,《世事天机》研讨会相继在挪威奥斯陆大学和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举行,当地众多教授、学者及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参与了研讨。《世事天机》瑞典文本出版者认为:杨志鹏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是一位对东方文化具有深刻研究和修行体悟的独特作家,《世事天机》具有厚重、深沉、灵动、诗史般的文学品质,不但从现实人生,而且从信仰的角度给了读者以极大的启示。日前,本报记者就《世事天机》的翻译出版、海外研讨及其文学创作等专访了杨志鹏。

走出国门传播中华文化精髓

据悉,瑞典时间10月14日下午两点,杨志鹏的长篇小说瑞典文《世事天机》研讨会,在斯德哥尔摩大学举行。与会学者们对这部反映中国当代生活、具有鲜明东方文化意蕴的长篇小说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就作品所反映的中国近四十年来的社会生活和信仰、对由此引出的中西文化的不同视角的差异等话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交流。

今年是《世事天机》在国内出版发行的第六年,该书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当代社会变迁为背景,以黄嘉归一波三折的人生经历为线索,融官场、商场、情场于一炉,生动演绎了中国财富神话产生的过程,深刻揭示了当下生活现实,严肃思考了现代心灵的归宿问题,被称为“充满智慧的醒世小说”。2013年出版后,引起文坛强烈反响,著名作家陈忠实、余世存等都曾撰文推荐,《长篇小说选刊》选载,台湾风云时代出版社随之推出《世事天机》中文繁体版,并举办研讨会。著名诗人余光中曾撰文盛赞《世事天机》深刻揭示了当代社会的现状,为物欲横流的当下,留下了一条“天无绝人之路”。

杨志鹏认为,《世事天机》给世界一个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窗口。很多西方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是有误区的,当前一些翻译作品讲述一些地区的落后面貌和文化中的陋习,以为这就是传统文化,这本身是一种误解。翻译作品应将最经典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精髓传播出去。中国文化的精髓包含了入世与出世的丰富内涵,好的文学作品应展示中国人当下的生活状态,诠释和塑造中国人的心灵世界,进而传达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内涵。

杨志鹏在国外两个大学的讲演,反复强调中华文化的核心,他认为是“博大精深,简单明了”。上下五千年里,古圣先贤育人有丰富多彩的教育方法,揭示出深奥的文化内涵;而中华文化实际是万物归一,只有大道至简,世界才能呈现出真正的本来面目。有句话说得很好: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个性和整体辩证统一,既有丰富的个性,又回归到一个博大无边的整体,这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深度介入生活”洞察“天机”

杨志鹏的作品在国内外都引起比较大的社会反响,用《北京文学》副主编师力斌的话说“十年二十年之后再看这本书,就是当下的中国。”杨志鹏能够于“世事”中洞察“天机”,据他介绍,全是因为他“深度介入”生活。他所书写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社会,正是他自己所经历和见证的。杨志鹏是陕西汉中洋县人,1989年移居青岛,18岁前是地道的农家子弟,应征入伍后在青藏高原有过12年军旅生涯,退役后办过杂志、报纸,2000年起,深入文化产业领域……杨志鹏对各层级生活的深度介入,使他对当代中国各个阶层都有比较深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取材并“跳出生活”进行深度加工和再创作,实现文学作品中社会生活的再现和升华。

杨志鹏通过这部作品告诉我们:人的成长是在不断破迷,开悟,逐渐实现和成就自我,最终寻找到心灵的自由。当你面对无法化解的矛盾时,不要采取对抗的方法,而是要冷静地分析,思考在矛盾面前,我们自身是不是出现了什么问题,比如说有没有侵犯别人的利益,是不是我们期望过高,有没有违背了事物本来的发展规律,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误解……然后再具体分析和对应解决,寻找到自我化解的方法,寻求到心灵的平静和平衡。诚如《坛经》所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也就是说,解决这个世界所有问题的方法,都在现实生活当中,如果离开现实生活想去寻找答案,那就如同去找兔子长犄角一样,是不可能的事。这对我们认识自我和实现理想的追求,也是具有普世意义的。

《世事天机》瑞典文版

新闻推荐

农高会上的“新农民”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磻溪镇姜家塬村监委会主任朱小林正在了解农产品的包装。面朝黄土背朝天,皮肤黝黑粗糙,笑起来满脸的...

洋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洋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