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邻交口称赞的好媳妇石念侠

汉中日报 2019-08-22 10:31 大字

本报通讯员 李刚她是公公眼中的“好女儿”、她是丈夫身边的“守护神”、她是儿女心中的“红太阳”、她是乡邻交口称赞的好媳妇……然而,她只是一个44岁的普通农村妇女,却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一边精心侍候病瘫的公公和丈夫,一边拉扯一双儿女逐渐成长。她就是洋县黄安镇庙垭村7组的石念侠,她用柔弱的肩膀擎起了一个家的天与地,用默默地守护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孝”与“爱”。

盛夏时节,笔者走进黄安镇庙垭村7组,抬眼远眺,一个红砖砌成的农村2层小楼房映入眼帘,屋檐下,一位7旬老人坐在轮椅上,一个中年男子一瘸一拐的在院子里来回走动,一位身着整齐的中年妇女正在打扫庭院……

“那个女的就是石念侠,这个5口之家全靠她一个人这些年的坚守才一步步的走过来,她可是我们村都公认的‘好媳妇’,要是没有她,这个家恐怕早就过不下去了。”庙垭村支部书记冯世荣介绍说。

石念侠在1995年的冬天嫁进这个家庭,那时候家里仅有3间土坯房,婆婆早已过世,家境很差,她只能早早地主动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一直都是丈夫在外务工,自己养儿育女,赡养老人。尽管家庭不富裕,也算得上美满。可是,就在2009年冬天,一个清晨,年逾6旬的公公在起床时突感身体四肢麻木,从此再也没能站起来。

为了整个家庭的生计,丈夫杨新红只能继续在外打工,而她也只能更加的努力。白天,她除不辞劳苦种地、养猪、喂鸡外,一有空闲就到附近打零工赚钱。晚上,还要照顾瘫痪的公公、10岁的女儿和6岁的儿子。

经过7年时间的打拼,孩子渐渐地长大,公公也有了一些好转。家里不仅还清了欠债,还盖起来二层小楼房,尽管她辛苦付出了很多,可总算是有回报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2016年农历腊月十六,原本在外务工的丈夫,在回家准备过春节时也患上了与公公一样的重病,瘫痪不起。至此,一个瘫变成了2个,侍候照料病人的人由2个变为一个,种田、打工养家糊口的人由两个减少到一个,加之两个孩子又正在上学,生活的花销急剧增加,使原本就不堪重负的家境,急转直下,真可谓“雪上加霜”。

“当时,整个人直接崩溃了,真的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甚至对生活都绝望了。可是,慢慢地也就看开,只能继续咬着牙过下去,不然还能怎么办?”石念侠流着眼泪回忆说。痛定思痛后,她更加勤奋起来,白天依然加倍劳作,晚上依旧是把公公、丈夫、孩子们照顾的无微不至,常常是早上天不亮就起床,晚上半夜一两点才休息。

“以前,都说媳妇不养家,可是现在看看人家念侠,公公和丈夫都那样了,女儿和儿子又在上学,家庭负担那么重,要不是她,这个家恐怕早就完了,哪还有现在光景啊!”在庙垭村,只要提起石念侠,大家都这么说。

“这几年,赶上了扶贫,有国家的好政策和宣传部的好干部,他们想尽了各种办法来帮助我们家,发展了产业、被聘了公益岗,生活比前几年好多了。去年,我主动脱了贫,只要一家人都好好的,以前受的苦也就值了。”谈及现在的生活,石念侠信心满满的说道。

如今,在石念侠的精心照料下,公公能站起来了,丈夫也可以每天散步锻炼走一公里多,女儿已经成年,儿子今年顺利地考上高中。

新闻推荐

“把贫困户损失降到最低!”

本报通讯员苏湘栋8月3日凌晨3时,洋县突降暴雨,地处该县山区的龙亭镇庙垭村河段水位猛涨,该村贫困户的近百架椴木香菇和450箱...

洋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洋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