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树模激志解难 洋县:"讲、评、亮、帮"推进志智双扶
本报通讯员 杨国涛 在精准脱贫攻坚中,洋县积极开展以讲政策、讲技能、讲故事为主要内容的“流动扶志讲堂”,帮助群众重拾致富自信;扎实开展群众评议,在贫困群众中树立道德标杆;设立“红黑榜”并定期更新亮晒,激励群众自立自强;倾心倾力帮扶解决实际困难,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通过实施“讲、评、亮、帮”,有效提振贫困群众的“精气神”,为整县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以“讲”明理,引导群众自立自强 在扶志扶智工作中,该县积极发挥“流动扶志讲堂”来自群众、贴近群众的特点,引导镇村从各自评选的先进典型中选出善于表达的脱贫群众组建宣讲团,通过群众讲述自己的产业故事、发展经历、致富经验和创业感受,使广大贫困群众在聆听故事过程中转变思想观念。目前已举办了200多场次政策宣讲和励志故事会。
为进一步提升宣讲效果,该县县委宣传部还制作MG动画、县脱贫办印制3万份“一补两送一议”资料,在宣讲前播放和发送,使宣讲更加通俗易懂、易于接受。金水镇牛角坝村贫困户张建华在听了致富能手吴成敏讲述自己发展魔芋、板栗致富的故事后,深受启发,发展木耳100架,还养了土鸡、土蜂,走上了发展产业脱贫的道路。
以“评”树模,前赶后追增添动力针对部分群众中存在“以贫为荣、好逸恶劳、虚荣摆阔、思想僵化、争闹取巧”等不良倾向,该县结合“道德讲堂”和“乡贤议事”两大载体,常态化组织开展群众评议活动,构筑了“以评论理、以评明德、以评树德”的全民评议格局。目前,该县110个贫困村已累计开展道德评议活动300多场次,评选出身边好人、脱贫先锋等各类先进典型4200多人次,评出发展产业不力、卫生环境差等后进典型169人次。
为充分发挥评议的激励作用,该县结合爱心超市规范运营,实行爱心积分与评议结果挂钩制度,让各类模范不仅在精神上得荣誉,更在物质上得实惠,努力营造“崇尚劳动、脱贫光荣”的社会氛围。截至目前,该县110所爱心超市已添置物资价值20余万元,兑换发放5000余人次,激励村民主动参与集体公益事务2000余项。
以“亮”激志,奖优罚劣培树新风 按照“红黑榜”亮晒的要求,该县在110个贫困村和部分非贫困村设立“红黑榜”150余面,既让评议评选出的脱贫先进典型上榜,又对评议出的脱贫后进典型及不文明、不道德的人或事,按照《村规民约》规定,将其不思进取、“等靠要闹”的思想和行为在“黑榜”集中曝光,接受群众监督。目前,该县累计上榜1100余名脱贫先进典型和100余名后进典型,全县上下呈现出人人敬先进、争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人都是要脸面的,上了‘黑榜’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不光彩!‘黑榜’一亮,后进户变化很大,现在村里已经很难评出好吃懒做、无理取闹的贫困户了,因为大家都在积极发展产业或者务工增收。”该县黄家营镇周家沟村支书苏国旗谈起实施道德评议和“红黑榜”带来的变化时,赞不绝口。
以“帮”解难,真心扶助带动发展该县把提升贫困人口致富能力作为帮扶工作的重要抓手,持续开展“百队千人帮万户”、农业专家服务和就业创业培训行动,深入贫困村和贫困户开展魔芋、银杏、食用菌、元胡和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县人社局以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为推手,持续在贫困村开设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缝纫等就业技能培训,实现了110个贫困村全覆盖。
帮扶中,该县广大干部耐心走访群众,定期上门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上了“黑榜”的后进群众做好思想疏导,使贫困群众逐步树立起自立、自强的脱贫之志。同时,积极协调解决危房改造、通讯不畅、道路拓宽、发展产业等实际困难3000多个,让贫困群众切实感受到帮扶干部对他们的关心,全面提升了战胜贫困的信心。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王军何斌张凯波“真要好好感谢那闺女,我都不知道人家姓啥,她就像照顾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贴心,忙前忙后……”患者...
洋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洋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