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小农户对接大市场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阳光报 2019-07-30 18:37 大字

阳光讯(记者 邢静涛)洋县把小农户对接大市场作为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的有效手段,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企业、行业协会、产销联盟为抓手,采取“小农户+N”的模式,提高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小农户向大生产转变,对接大市场,扩大农产品销售,规避农业生产风险,增加农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该县出台奖励激励政策,着力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积极引导县内小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农产品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成立行业协会或产销联盟。对新带动100户、500户、1000户以上小农户参与市场经营的“两社一会”和产销联盟,重点从金融、投资、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该县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农产品“三品一标”创建,对获得“三品”认证的,100%贴补认证费,对获得“一标”认证的,一次性奖励10万元。按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的双品牌模式,积极开展农产品品牌培育,对新获得市级以上名牌(著名)产品的,一次性给予1至30万元不等奖励。该县积极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围绕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提质增效改造,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按照“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培育壮大新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该县积极推进“农商互联”,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为抓手,扎实开展“农商互联”,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加工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农产品流通线上线下交易。

目前,该县累计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943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3个、省级百强示范社3个、省级示范社11个、市级示范社7个),总注册资金13.27亿元,入社社员21169户,辐射带动农户4.1万户;认定家庭农场159家,家庭农场经营土地面积达15207.65亩,劳动力数量603人;培育省级龙头企业7个,市级龙头企业16个。全县参与产业扶贫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等新型经营主体114家,建成产业扶贫示范园区58个,累计带动贫困户11827户。全县注册商标总量800多件,洋县朱鹮生态有机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达到70.57亿元。“洋县黑米”“洋县红米”获得国家地标产品认证,全县使用“朱鹮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单位4家,使用面积6万余亩,产品市场规模达5亿元左右,使用地理标志商标后每种产品价格比使用前上涨120%以上,每年为农户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受益农户2000余户。去年,全县建成镇级电商综合服务站16个、村级电商服务站156个,200多家电商交易总额突破7亿元,增长15%。

新闻推荐

洋县召开院士专家工作站推进会

本报讯7月19日,洋县2019年度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推进会在洋县志建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召开。会上,志建药业总经理谢志建介绍公...

洋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洋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