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源脉与西安有啥关系? 80后学者王建国用《西安历史地理略论》给出答案

西安晚报 2019-01-17 05:13 大字

王建国 记者 曾世湘 摄《西安历史地理略论》书封 出版社供图

记者昨日获悉,青年学者王建国所著《西安历史地理略论》一书,近日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值得一说的是,该书系统地回答了华夏源脉与西安的关系,在业界引起一定反响。

80后学者研究西安学结出硕果

王建国,1981年出生于洋县,现供职于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长期致力于西安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学术研究成果。他曾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19项,在国内知名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撰写《秦岭智库》《西安春秋》《隋唐长安城文化管窥》等专著10部,参编《长安历史文化概论》等5部教材。

30余万字的专著《西安历史地理略论》是王建国研究西安学的最新成果。该书以历史地理学的视角,探讨了古都西安的地理环境优势、历史时期的水环境与都城长安之间的关系,对西安建置沿革及建都进行了梳理,研讨了华夏源脉与西安之关系,特别是对隋唐长安禁苑的各方面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

称灞河沿岸是华夏民族发祥地

王建国告诉记者,自己和陈正奇教授合作从民俗、神话、考古及地方文献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证,认为“华夏”之名源于华胥氏之“华”和“夏”后氏之“夏”组合而成,今灞桥、蓝田、临潼三区县交会处是华夏族形成的核心地带;灞河、浐河、渭河交汇处,50公里为半径的区域是华夏源脉所在地,得出了“西安东郊的灞河沿岸是华夏民族发祥地之一”的结论。该观点把西安周秦汉唐的历史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扩展了西安城市历史的长度,很有价值。一经提出,即被《新华文摘》等报刊转摘。

此外,王建国还认为,西安并不是人们常说的十三朝古都,而是十七朝古都。历史上,在西安建都的有西周、秦、西汉、新、隋、唐等6个统一王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5个分裂时期的政权,东汉献帝与西晋愍帝等2个末代皇帝以及汉更始帝刘玄、赤眉帝刘盆子、大齐皇帝黄巢、大顺皇帝李自成等4个农民起义政权建都,即合计有17个王朝与政权在西安建都。

为大西安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令福教授认为,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历史前半期最繁荣昌盛王朝西周、秦、西汉与隋唐的都城,对中国历史影响巨大。比如,长安为都时期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主体思想与制度文明;汉唐时期创造有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世”与“盛世”;隋唐长安是当时无与伦比的国际化大都市,占据七至九世纪世界文明的制高点等等。

为探究西安独特历史文化资源背后的秘密,促使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到西安学研究的队列。李令福认为,在中国经济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的新时代,作为华夏文明根脉发祥与治盛源泉的西安迎来了复兴的机遇,也将成为传承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起点。《西安历史地理略论》的出版,拓展了西安历史文化研究的长度、高度、广度和深度,是西安学研究的一项新成果,为现实的大西安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记者曾世湘

新闻推荐

洋县人大强化监督职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本报讯(通讯员张恤民)洋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环境保护工作,综合运用各种监督手段,加大对与环保有关的议案建议督办力度,着力推...

洋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洋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