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鸡为兜底群体脱贫撑腰 洋县县委宣传部包扶庙娅村侧记

汉中日报 2018-11-06 09:49 大字

本报通讯员 李刚 “每年的这个时间是我一年中最高兴的时候,看着养的土鸡出圈,自己的腰包也鼓起来了。”11月5日,走进洋县黄安镇庙垭村,正在将自己养的80只土鸡批发给鸡贩子的二组贫困户易宏敏,一边数着钞票,一边回过头激动地说。

庙垭村地处洋县南部大山深处,信息闭塞,经济基础差,群众增收渠道单一,是全县脱贫攻坚重点村。自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经过多次深入实地调研,立足村内劳动力匮乏的现状,紧扣“家家有增收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的原则,将全村47户贫困户按照劳动力状况分类建档,逐户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确定脱贫致富主导产业项目。同时,把土鸡养殖作为劳动力薄弱、无法发展技能贫困人员的支撑产业,让他们自食其力,增收脱贫。“有党的好政策和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只要人勤快,发家致富能有啥问题。”当天,出售了50只土鸡的五组贫困户冯世成喜不自禁的说。今年60岁的他,老伴患多年糖尿病,儿子是智力二级残疾,长期需要人照顾,只能在家守着几亩田和国家的补贴苦熬,一年下来也赚不了多少。在驻村工作队的引导帮扶下,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养土鸡上,收入比以前增加不少。

今年,该村驻村工作队及时帮助村两委加快推进村农业专业合作社、扶贫专业合作社,广泛吸纳农户申请入社,并积极与县农业部门协调沟通,争取专项农业产业发展项目资金70000元,全年分批次发放土鸡苗4000只,让养鸡产业规模化。“家里就我们两口子,我常年患病,一只眼睛又看不见,下不了地,过去低保是我们的唯一的收入来源。去年,我分两次养了90只鸡,共收入了7000多元。今年我养了150只,这次卖了80只,收入了6000多元,还有几十只,等年底出售了,脱贫也就没有问题。”易宏敏说。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今年土鸡产业可带动全村10户兜底贫困户顺利脱贫,为打赢年度整村脱贫摘帽打下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立德树人育栋梁 特色办学谱新篇 洋县青年路小学办人民满意教育纪实

宽敞整洁的校园环境整齐划一的教学楼、绿意盎然的运动场、诗情画意的育人环境……在汉中市洋县,坐落着一座生机勃勃、奋发...

洋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洋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