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虎:自发保护朱鹮30载
本报通讯员 韩兆文 记者 王永锋
家住洋县槐树关镇蔡河村的退休教师蔡正虎,无论是在职还是退休后,30年如一日保护世界珍禽朱鹮,在当地传为佳话。
蔡正虎1972年高中毕业后,曾先后在蔡河村小学、二郎村小学、槐树关初中任教40余年。1988年,他在槐树关初中工作时,回家途经石门水库时看到一只体形较大、背部灰色、眼睑和腿、嘴尖红色的鸟在水边觅食。返校后经查阅资料并请教专家,确认他看到的鸟就是人称“东方宝石”的朱鹮。此后,在回家和返校途中,只要看到群众在这里看朱鹮,他就向在场的群众介绍:“这鸟名叫朱鹮,非常珍贵稀少。1981年在洋县姚家沟发现了7只,也是世界上仅有的7只,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
过了一段时间,蔡正虎发现蔡河村村民蔡道生家房后的大松树上,有2只朱鹮在此栖息并开始筑巢。周围几个村的大人、小孩都来围观,为了不惊扰朱鹮,蔡正虎写了一幅“请不要惊吓朱鹮”的标语,固定在这棵大树上。他想,朱鹮从几十里外的姚家沟来蔡河村安家落户,是一件大喜事。自己身为一名教师,要组织师生为保护朱鹮做好宣传,让朱鹮在蔡河村安家落户。为此,他以个人名义在学校的墙报上写下“广大师生们,请告诉家人及乡邻,‘东方宝石\’朱鹮在村上筑巢安家,逢年过节、婚丧庆典,请勿燃放鞭炮”的宣传语。蔡正虎还利用节假日,让老伴儿扶着梯子,在蔡河村一组到六组的电杆、墙头上,刷写保护朱鹮的标语60多幅,还画了一些精美的朱鹮图案。在蔡河村,无论是老人还是儿童,都能自觉行动保护朱鹮,为朱鹮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繁衍生息环境。
2004年,蔡正虎在家对面的山坡上观察红腹锦鸡的活动情况,突然发现一棵大松树下有一只毛茸茸的灰色小鸟,他急忙过去捧在手上,认真辨认后,发现是一只出壳不久的小朱鹮。他叫来老伴儿和儿子,扛上梯子,小心翼翼地把小朱鹮放回鸟巢里。儿子风趣地说:“咱们今天不只是救了一只小朱鹮,而是抢救了一只小国宝。”在他的努力和群众的重视下,蔡河村的朱鹮种群不断扩大。2010年有记者来村上采访,为了弄清朱鹮数量,他动员老伴儿、儿子和儿媳,4人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把每天回巢的朱鹮作了统计,总数达到160多只。群众都说蔡河村朱鹮种群的扩大与蔡老师的精心保护是分不开的。
在蔡正虎的感召下,保护朱鹮已成为蔡河村群众的自觉行动。朱鹮在哪里筑了新巢,哪儿的朱鹮有什么问题,群众都会向蔡老师报告。经过30年的发展,现在全村有4个朱鹮繁殖区,每年筑巢12个以上,在此栖息的朱鹮有200多只。在他的言传身教和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蔡正虎任教过的二郎村小学和蔡河村小学爱鸟护鸟蔚然成风。他撰写的《蔡河的朱鹮》《鹮占鹊巢》等文章,还在相关杂志上刊登,宣传了朱鹮的生活习性,扩大了宣传效果。
现在的蔡正虎,是洋县老年学会的理事,他依然关爱着家乡的朱鹮,曾先后组织学会理事和会员到蔡河村观看朱鹮、宣传保护朱鹮知识。不少游客和鸟友慕名来到蔡河村观鸟拍鸟。蔡正虎积极为游客和鸟友提供食宿帮助,并耐心宣讲要文明观鸟。2016年他多方争取资金20万元,协助村上硬化了通村道路,方便了游客观鸟和村民生产生活。如今,朱鹮已经成为蔡河村的一张名片,蔡正虎也先后被槐树关镇政府授予“鹮乡好人”,被洋县政府授予“善行鹮乡十大模范人物”。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力玮记者郑唯舒)近日,洋县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积极开展“两会代表委员话春风”活动。由国地税局领导分别带领三个小分队,积极联络走访辖区企业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实现...
洋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洋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