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财政局巧打“组合拳“助脱贫
本报讯(通讯员 何玉枝 蒙建英 刘颖)“有了这个产业,村里今后再也不用靠‘化缘\’过日子了!”近日,在洋县龙亭镇黄索溪村的瓜蒌大棚里,村支书杨润善高兴地说。
黄索溪村地处洋县浅山丘陵,资源薄弱、经济单一,有贫困户71户237人。2015年,洋县财政局与该村正式“结亲”,成为该村的包扶单位后,多方筹集资金,先后投入315.2万元进行村基础设施建设。硬化修补道路2.55公里,建设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150户520人的饮水难题。安装50盏太阳能路灯,争取政策优惠太阳能热水器项目30套,建成体育健身广场1个,村标准卫生室一个。短短半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在此基础上,及时引导村上成立“两社一会”,积极走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参与的“企业+金融+扶贫”扶贫模式,助推经济发展。村支书黄润善带头办起了鑫溪瓜蒌专业合作社,采取统一培训、统一技术指导的运作模式,让有种植能力的贫困户入社抱团发展。“现在全村已有6户贫困户加入了合作社。”黄润善介绍。
“我们将种养业确定为村里发展的主要方向,为全村55户贫困户分别制定了长、短产业结合的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他们通过种植香橼、瓜蒌、黄姜和养牛、养土蜂等特色产业,实现了增收脱贫。”驻村工作队队长龚新英介绍。
目前,依靠扶贫工作队和合作社,原本只会种地的2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务工,每天能挣80多元。多名无产业发展能力的贫困户,也被村里聘为卫生清洁员和生态护林员,搭上政策快车,走上了脱贫路。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刘颖黄宁当前,***进入攻坚阶段,洋县面对110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67万余户5.23万人的现状,瞄准“怎么扶、扶什么、长远扶”,紧扣“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思路,通过建立...
洋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洋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