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洋县城西小学聚力打造师生成长的乐园家园

汉中日报 2017-09-06 12:05 大字

洋县城西小学美丽的运动场

洋县城西小学是县委县政府重点打造的市级精品示范小学,现有六个年级,50个教学班,2680名学生,有教师131人,省、市级骨干教师、名师、教学能手30余人。该校被市委、市政府挂牌命名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汉中市平安校园”,市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示范学校,被洋县县委、县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

近年来,该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强校、依法治校、民主理校”的办学理念,立足校本研修,促进教学改革,聚力打造书香校园、生态校园,让学校成为师生成长的乐园家园。

学生喜爱的乐园 建校以来,该校始终把学生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总目标,把特色德育活动作为学校展示给社会的第一张名片,以“好习惯,好人生”为校训,不断丰富校园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成立兴趣社团小组,搭建学生发展平台,将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加以提炼、提升,并不断创新。通过进社区、走乡村、探军营、访工厂、去景点,对学生进行节粮爱粮、环境保护、爱国爱家乡情感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学校先后组织开展“巧手绘祖国”百人现场书画、“欢歌颂华夏唱响中国梦”演出活动,表达师生对祖国的美好祝愿。科技小论文、科技小制作、“阳光体育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增强了身体素质。结合创卫,举办了“拥抱花海感受自然”、“珍爱鸟乡我先行”等德育实践活动,现已形成“活动形式多样化、活动内容层次化、活动对象多元化、活动过程规范化”的创新德育活动格局。

依据学生兴趣专长,组建了戏曲、舞蹈、合唱、书法、器乐等10余个兴趣小组,由专业老师指导,吸引了600多学生参与。运用经典诵读、课本剧表演、图书义卖、亲子阅读、书香家庭评选等形式,让每一个孩子爱上读书,爱上阅读,爱上经典,促进学生能力提升。两年来,师生自编自演节目《扬帆起航》、秦腔《秦韵迎春》登上了洋县春晚,获得社会一致好评,在县艺术节中获得最佳组织奖,40余名学生在省第十四、十五届春芽杯大赛上获奖。

同时,依托校本教材,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为抓手,开发了校本教材《好习惯好人生》,分三大板块(学校习惯、家庭习惯、社会习惯)16课,连续出版校刊《城西故事》4期,创编特色大课间《城西礼仪操》。从五星班级考核、文明示范班评选、班队会、一日常规、家校联系等方面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不断探索行为习惯养成内容和方法,把学生培养成为文明知理的一代新人。

教师成长的家园对于城西小学的每一位老师来讲,学校不仅是工作单位,更像是一个温暖的家。

该校立足课堂,推行“五课”活动,通过名师示范课、推门听课、师徒同课异构、青年教师赛教课、教师常态课,充分发挥名师、教学能手的示范引领作用。致力于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师队伍,通过举办普通话、水笔字比赛、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师素养大赛等活动,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学校把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作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法宝。多次邀请教研室张定华老师来校作校本研修专题报告,邀请市、县电教馆专家到校进行智慧课堂培训,先后派老师赴甘肃兰州、西安等地参加名师之路、名师大篷车、创新教育混合研训等大型专题学习培训,返校后做二次培训。组织省级教学能手、名优教师开展“送教下乡”校际教研交流活动。青蓝工程的启动彰显了传帮带作用,极大地丰富了学校课堂教学研讨氛围,一大批新秀在名师的指导下脱颖而出,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学生进步了,教师成长了!人民群众满意了,这是城西人最大的欣慰。如今,这所花艳草碧的美丽校园,是教师温馨的家园,更是孩子成长的乐园。

(张恤民 刘敬军 雍辉 文/图)

新闻推荐

洋县华阳·国际马拉松赛掠影

外国队员在赛前欢呼。张校峰摄开跑。张校峰摄赛道上的巴基斯坦选手。张校峰摄亲子赛道上的母女。张校峰摄世界级专业马拉松选手、肯尼亚“车坛飞人”赛普瑞...

洋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洋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